-
热成型PET瓶盖破解回收难题!20余家企业推进认证!近日,美国加州材料科技公司Origin Materials, Inc. 宣布其开发的适用于饮料容器(含碳酸饮料)的全PET瓶盖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技术被视为提升塑料包装回收效率的关键路径之一。技术核心:热成型替代传统工艺 当前饮料瓶盖普遍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或PP(聚丙烯)材质,通过注塑或压缩成型制造。虽然这些材料与PET瓶身的PCO 1881标准螺纹瓶口能实现密封,却导致回收环节需进行复杂的塑料分拣——混合塑料会降低再生料价值。Origin的创新在于利用热成型技术生产出能有效密封PET瓶的PET瓶盖,理论上可简化回收流程,提升单一材质包装比例。 据Origin高级技术总监杰伊·哈南透露,该技术自今年二月起已在美国投入生产。其优势在于可直接利用现有热成型设备,无需大规模更换生产线,降低了初期投入门槛。去年推出的专用系统“CapFormer™”进一步支持了该技术的商业化能力。市场合作:广泛兴趣与认证现实 在近期与投资者的沟通中,Origin证实已有超过20家企业正在或准备对其PET瓶盖进行认证,其中包括6家《财富》500强企业。公司还宣布与一家未具名的“数十亿美元规模”包装巨头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即饮饮料、葡萄酒和烈酒市场的大规格PET封盖解决方案。商业化挑战:认证周期长于预期 然而,Origin首席执行官约翰·比塞尔坦承技术推广面临现实阻力:“客户的产品认证时间超出我们早期预测。”为此,公司将商业规模收入的预期启动时间推迟了1-3个季度。 比塞尔解释,新瓶盖的认证通常需1-2年,且是一个动态迭代过程。这与包装行业对新材料引入的审慎态度一致——国际包装研究机构AMI Consulting的报告指出,食品接触级包装新部件的认证普遍耗时12-24个月,涉及密封性、迁移测试、长期稳定性等多项严苛指标。 他指出,最初乐观预估(6-12个月)源于客户对达成回收与减量目标的迫切需求。但实践中发现,尤其对于测试要求严格且多样化的大型客户,完整认证周期更符合行业常规。这并非简单的“通过/失败”测试,而涉及“设计-生产-运输-测试-反馈-改进”的多轮循环。拓展背景:循环经济驱动技术革新 Origin的技术响应了全球日益严格的包装可持续性要求。据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RE)数据,单一材质PET包装的回收率理论上可比混合材质提升15%-20%。美国塑料回收商协会(APR)也积极推动设计指南(如Critical Guidance)以促进包装回收兼容性,全PET瓶盖符合这一方向。尽管短期面临商业化节奏的调整,Origin的探索为高价值PET回收提供了技术路径。 2025-07-02 【节能环保】
-
泰国“零关税”橡胶,可能从云南试点入境!据泰媒报道,泰国国家胶农网络机构日前透露,在与中国的磋商中,中方工厂准备试点直接从胶农处购买300吨橡胶,通过湄公河流域经由云南入境,以便关税税率从20%降至0%。 目前,泰国向中国出口天然橡胶,需缴纳20%或1500元/吨的进口关税。 泰国国家胶农网络机构主席提拉猜·塞恩盖奥(Thirapol Saengkaew)称,这个试点项目,通过湄公河流域,经清莱府清孔县水路运输,旨在争取获得与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同等的“零关税”待遇。中方代表正与政府进行讨论。 通常泰国橡胶出口会通过出口商进行。过去,部分橡胶为了获得0关税,会绕道经由老挝出口。如果泰国能直接以“零关税”向中国出口,就不必再绕道老挝。提拉猜·塞恩盖奥称,双方正在就此进行直接讨论。 据介绍,泰国橡胶管理局(RAOT)正努力推动和支持胶农能够绕过中间商直接出口。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社或有出口潜力的胶农机构(如国家胶农网络机构),胶农就能获得全额收入,不会被扣取手续费。来源:中国橡胶网(R-11) 2025-07-02 【橡胶制品】
-
日产超7000条,该轮胎厂爆单近日,据山东寿光报道,跃龙橡胶赶订单,全力以赴抢进度,以实际行动和实干业绩决战二季度。 跃龙橡胶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条条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快速成型。 据企业副总经理刘永德介绍:“目前两条生产线日产超7000条,订单已排至8月底。”仓库内品质精良、价格优势明显的轮胎,是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利器”。 跃龙橡胶旗下拥有凯通、易通、康耐斯、奥耐特、康力达等商用轮胎品牌。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斩获国家专利101项,其中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凭借3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六大区域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源:车辕车辙网(R-11) 2025-07-02 【轮胎】
-
570万套轮胎扩建项目重启环评!东北知名胎企全面转向子午胎战略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生态环境部门公示了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的环评信息。该项目是对原有“年产460万条子午胎扩建计划”的重新报批,计划在现有厂区内新增产能570万套轮胎,具体包括460万套/年半钢子午胎和110万套/年全钢子午胎。产能结构战略调整 现状基础:当前桦林佳通年产能为378万套,其中斜交胎248万套(占比约65.6%),半钢子午胎100万套,全钢子午胎30万套。 扩建目标: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达700万套/年,其中半钢子午胎560万套、全钢子午胎140万套,斜交胎生产线将全部退出。 技术升级意义:此举使子午化率从当前的34.4%提升至100%,符合《橡胶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子午胎渗透率已超94%,斜交胎逐步退出主流市场已成行业共识。环保措施与基础 项目依托现有环保设施,包括: 烟气治理:2台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长袋脉冲除尘+双碱法脱硫+SNCR脱硝”工艺,经120米高烟囱排放; 粉尘控制:密炼车间炭黑粉尘由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30米排气筒排放; 车间废气:其他生产环节废气均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行业背景参考:生态环境部2023年发布的《工业锅炉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将“SNCR脱硝+高效除尘脱硫”列为推荐技术路线。*项目定位与行业趋势 此次扩建不仅是产能提升,更是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型。国家轮胎产业政策明确鼓励发展节能、安全的子午线轮胎,限制斜交胎产能。子午胎相比斜交胎可降低滚动阻力20%-30%,助力车辆节能减排。 2025-07-02 【节能环保】
-
前三强企业,海外轮胎厂主体竣工!近日,江苏托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忙着生产。车间内,电子屏实时刷新着各项工作进度,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柬埔寨工厂,厂房主体已顺利完工。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设备基础施工,以及地面平整工作。轮胎生产设备等,已经整装待发。项目整体推进顺利,有望在9月开始试生产。 据悉,今年2月,托普轮胎宣布在柬埔寨设立首家海外工厂。不久后,这家位于实居省森隆东县的新工厂,就进入了实施阶段。建设完成后,可年产20万条高性能实心轮胎。 资料显示,托普轮胎是国内实心轮胎生产企业前三强。该公司于2023年9月挂牌新三板,目前正积极推进北交所上市。 2025-07-01 【轮胎】
-
斥资12亿元,航空及特种胎制造基地启动近日,黄埔轮胎(内蒙古)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航空轮胎及特种轮胎制造基地项目”。项目于6月13日签约入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区。 当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与前来签约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院长杨小牛,进行座谈。 常务副院长、黄埔新材(广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杰,黄埔轮胎(广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龙等出席。 总投资12亿元,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工期一年,2026年9月份建设完工。 项目占地面积120亩,其中轮胎厂房面积为5.05万㎡,建设航空轮胎和特种轮胎生产线,各1条。并新建炼胶厂房、原材料仓库、辅助厂房等。 黄埔轮胎(内蒙古)注册资本6.5亿元。投资方来头不小、背景强大,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出资4.55亿元,占股70%。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95亿元,占股30%。 2025-07-01 【轮胎】
-
广东盈拓:茶山再生PET示范项目,年回收20亿个PET瓶在东莞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茶山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开拓固废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广东盈拓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盈拓”)于茶山镇落地的再生PET示范项目,凭借“技术标准化、生产低碳化、产业链协同化”的运营模式,初步形成了“回收—分拣—加工—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显著提高了区域固体废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程度,为东莞“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完善链条,构建固废资源化闭环 该项目在茶山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再生PET产业链条。前端搭建起涵盖东莞及周边城市的回收网络,年回收PET瓶数量庞大,超20亿个;中端凭借先进生产线开展高效加工处理;后端把再生原料加工成再生涤纶短纤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纺、鞋服等领域,实现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创新是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该项目运用了高效清洗等技术,生产出高品质PET瓶片,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实现了再生PET生产过程的低碳化,碳排放较原生PET降低了75%。项目运营方还参与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其技术实践为再生PET产业的规范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协同增效,实现环境社会效益双赢 从标准化回收到高附加值产品输出,茶山镇这一PET再生项目通过创新驱动和全产业链实践,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地方经验,项目实施以来,在环境效益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累计清理海岸线及近海PET瓶超5万吨;回收利用PET瓶32.2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节省原油100万吨,并阻止130亿个PET瓶进入填埋场或海洋,有效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在推动社会参与方面,项目运营方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及品牌企业,初步构建了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未来,该项目方表示将继续深化工业固废和海洋塑料的治理与高值化利用,推动再生PET产业向规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努力为东莞乃至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2025-07-01 【节能环保】
-
蚌埠区域再获重要投资:10亿轮胎模具基地签约落地6月28日,怀远县人民政府与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就年产10000套轮胎模具项目正式签署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将分阶段实施,其中第一期投资额为7.3亿元。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00亩,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00套轮胎模具的生产能力。 蚌埠市委常委、怀远县委书记潘君齐,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裴升明,怀远县委副书记、县长高东升等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潘君齐在仪式上表示,怀远县对该项目的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并期待项目能按计划顺利推进,早日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实现预期效益。他指出,怀远县正积极融入区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建设,作为轮胎制造的关键上游环节,高性能轮胎模具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希望双方以此项目为起点,未来在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更广泛领域探索深化合作的可能性,结合力创模具在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产业经验,共同推动地方产业升级。 裴升明表示,山东力创模具将充分依托自身在轮胎模具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管理优势,积极落实协议内容,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企业将努力为怀远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预计项目稳定运营后,将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为地方带来稳定的税收增长。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怀远县与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现场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轮胎模具是轮胎成型的关键装备,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轮胎质量和生产成本。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轮胎出口市场的持续增长,市场对高性能、智能化轮胎模具的需求日益旺盛。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怀远县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链上游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5-06-30 【轮胎】
-
“高颜值+高性能”展现出彩真我 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震撼上市从黑色到多彩,从单调到时尚,从配角到主角……“中国创造”正在重塑全球轮胎行业的价值坐标。6月28日,以“真我 更出彩”为主题的赛轮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新品发布会盛大举行,全球首款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彩边轮胎——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惊艳亮相,这标志着赛轮引领轮胎行业迈入“高颜值+高性能”双轮驱动的全新时代。敢破界 跃动真我色彩 在发布会现场,时尚与科技相互交融。七台搭载着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的绚丽展车依次排开,宛如一道流动的彩虹桥;古董车展示区,福特雷鸟和凯迪拉克大火箭的经典车型静静伫立,仿佛诉说着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底蕴;花艺展示以自然之美点缀空间,乐队表演用灵动的旋律烘托现场,营造出雅致氛围;身着潮流服饰的模特搭配炫酷的彩边轮胎,生动演绎出“真我 更出彩”的理念……会场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时尚的魅力,仿佛一场沉浸式的“色彩盛宴”。 “轮胎就好比汽车的‘鞋子’,在追求真我的时代,消费者期待轮胎也能告别千篇一律的黑色,用户的需求,就是赛轮持续创新的动力。”赛轮集团董事长刘燕华在发布会上表示,聚焦用户对轮胎“颜值”与“性能”的双重期待,赛轮全球首发革命性产品——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 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从中国传统的色彩美学中汲取灵感,结合大量的用户调研,以匠心打造出大漠金、丹砂红、海迹蓝、松涧绿、珊瑚粉、雪域白、云霞紫七款独具魅力的高级配色。除了绚丽的彩边,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采用独家砚黑工艺,经高精度激光精雕细琢,胎侧纹理细腻深邃,与灵动彩边交相辉映,勾勒出独有的东方韵致。 时尚系列源自赛轮与百年轮胎品牌Vogue Tire的深度合作。Vogue轮胎以其独树一帜的经典金边轮胎设计、严苛的工艺标准及卓越品质,享誉全球高端市场,赛轮在十几年前就成为 Vogue轮胎制造的全球唯一战略伙伴。此次双方携手推出“高颜值+高性能”的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 彩边轮胎制造的技术门槛极高,不同颜料与橡胶的化学兼容性差异极大,每一种色彩要历经上百次的调配,才能呈现绚丽的颜色。为了保持不褪色、不变色,赛轮在选料上,采用非污染、非迁移和耐热、耐光的稳定材料。经过上千次实验与长期的验证,研发出独一无二的配方。在生产环节采用更精密的设备,更高的工艺标准和质量管控手段,让绚丽的色彩“青春永驻”。赛轮研发团队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已掌握8项相关专利。硬科技 定义性能标杆 液体黄金轮胎时尚不仅拥有绚丽多彩的外观,更延续了液体黄金轮胎在性能上的硬核实力,更节能、更安全、更耐磨,除了液体黄金技术,时尚系列还搭载了多项赛轮独家的“黑科技”:采用ARMOR SEAL自密封胶技术,能在轮胎被扎的瞬间自动包裹刺扎物,牢牢锁住漏气点,像“铠甲勇士”守护用户出行安全无忧;赛轮SILENT TREAD专利静音绵,最高可以把空腔噪音降低9分贝,营造更为静谧舒适的驾乘体验。此外,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还搭载了RFID芯片,相当于为每条轮胎配备“电子身份证”,注入了“智慧基因”。 在发布会的最后,刘燕华诚挚地邀请广大用户一起共创,持续丰富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的色彩矩阵及色彩组合。未来,赛轮将坚守长期主义,坚持科技创新,秉承“做一条好轮胎”的使命,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2025-06-30 【轮胎】
-
11.8亿轮胎项目,集中签约6月26日,浙江温州市,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泰顺县委书记丁熠锋,在温州主会场现场签约。 该县有10个项目签约,协议总投资额为52.57亿元。这其中,包含一个废轮胎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名称,为“亿邦黑色母粒新材料制造项目”。 这个项目总投资11.8亿元,拟建12条生产线。其采用一种钢丝无剥离、微负压、低温和连续式工业化生产方法,处理废轮胎。其产出的产品,包括补强炭黑、黑色母粒、钢丝、液态燃料等。 其中,800目补强炭黑,将用于军工及工业等领域。全部建成后,可年处理24万吨废轮胎。 据了解,上述项目,由浙江亿邦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25日,注册资本为5000 万元。 2025-06-30 【轮胎】
-
SK化学与奥地利汽车材料商Durmont签约,推动再生PET在车用地毯领域的循环应用在全球汽车行业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韩国SK化学日前与奥地利知名汽车地毯制造商签署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再生PET材料在车用地毯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这一合作标志着化学回收技术在汽车产业链中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签约仪式于6月25日在韩国城南市板桥的SK化学总部“Eco Lab”举行。根据协议,SK化学将向奥地利合作方提供其明星产品SkyPET CR——一种采用化学回收技术生产的高品质再生PET材料,用于替代汽车地毯生产中传统的尼龙等石油基塑料材料。 这家奥地利企业每年可为约700万辆汽车提供地毯产品,其在2023年被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Vischer-Caravelle并购后,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多家全球汽车品牌的核心供应商。为了确保合作顺利推进,SK化学还联合国内物流公司,构建起高效的跨国协作机制,保障从材料供应到产品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顺畅对接。 此前,三方已成功开发出适用于汽车地毯的再生PET纱线,并完成了批量生产验证。这不仅展示了SkyPET CR在性能上的可行性,更为未来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高性能化学回收PET:从分子层级实现可循环 SkyPET CR采用的是SK化学自主研发的化学解聚(Depolymerization)技术,通过将废弃塑料降解回其基本分子结构,从而实现与原生石油基材料同等的质量水平。与传统的机械回收方式相比,这种方法在重复使用后依然能保持材料的高性能和透明度,真正实现“闭环回收”目标。 这一先进技术不仅有望大幅度减少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碳足迹,还能助力整车制造商更好地应对欧盟即将实施的《报废车辆指令(ELV)》等绿色法规。ELV要求未来新车在回收和再利用方面具备更高比例的环保材料,SkyPET CR的出现无疑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SK化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欧洲关于汽车碳中和及回收法规的陆续实施,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在寻找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材料方案。我们将继续发挥化学回收技术优势,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汽车材料的绿色转型。”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升级的全球样本 此次合作的达成不仅是一次单一企业间的战略协同,更是一次跨国、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实践典范。它将原本难以回收利用的汽车地毯塑料,纳入可重复使用的再生材料体系,有望在未来复制到汽车座椅面料、内饰材料等更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再生PET的应用边界。 在碳中和、绿色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主旋律的当下,SK化学与奥地利合作方的这一合作,无疑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样本。未来,随着化学回收技术日益成熟及应用场景的拓展,像SkyPET CR这样的高性能环保材料将在更多产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2025-06-30 【节能环保】
-
高端电混新旗舰搭载静音强胎RP76,驾乘品质再升级2025年5月,吉利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银河推出了首款中高级电混轿车——吉利银河星耀8。新车定位清晰,旨在以高起点切入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中策橡胶集团旗下明星轮胎产品朝阳RP76+(规格235/50R18)被选为该车型的原厂配套轮胎,为银河星耀8的综合性能表现提供了关键支撑。性能协同,提升驾乘品质 银河星耀8依托吉利先进的混动平台与智能化配置,在上市后获得了市场关注。其原配的朝阳RP76+轮胎,在静音性、舒适度、操控稳定性及耐用性方面均展现出均衡实力,与整车的定位相契合。 朝阳RP76+采用了数码静音花纹设计,通过优化沟槽排列有效抑制噪音的产生与传播,提升了座舱静谧性。同时,其应用的Incise-Coner花纹切割技术和非对称胎面设计,在湿滑路面上能提供更可靠的抓地力,增强行驶安全性。这些特性共同作用于银河星耀8,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平稳、安心的电混出行感受。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行驶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轮胎作为车辆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其性能表现对整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和操控安全至关重要。本土合作深化,推动技术普惠 此次朝阳RP76+与吉利银河星耀8的合作,是两家中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强强联合。双方基于各自在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的优势,共同打造了这款在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上力求均衡的中高级电混轿车产品。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正不断增强,尤其在核心零部件配套领域,本土化率持续提升。朝阳轮胎作为国内轮胎行业的头部企业,其产品配套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反映了本土供应链技术能力的进步。未来,双方有望在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响应市场对更优驾乘体验和绿色出行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也为本土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向未来,朝阳轮胎表示将持续投入研发,深耕包括新能源配套在内的中高端市场,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可靠的轮胎产品和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2025-06-27 【轮胎】
-
知名轮胎工厂日产突破两万条!近日,延长橡胶公司半钢轮胎领域捷报频传,103D区在单日产能方面、检验环节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103D区单日产能成功突破2万条,这是延长橡胶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单日2万条产能的突破,不仅意味着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显著优势。为实现产能的跨越式增长,103D区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这使得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设备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 在产能取得突破的同时,公司在检验环节也传来喜讯。6月18日,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结构优化升级项目迎来关键进展,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了第二台均匀性动平衡检测机的提货、安装调试及试验验证工作,该设备正式投入运行。自此,公司半钢产品日均检验能力稳定提升至2万条以上。 此次新设备的成功落地,是多方高效协作的成果。此前,项目组已投运2台一次法成型机及1台同类检测机,形成了显著的规模化升级效应。而此次新设备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质量把控能力。“新设备达标运行,彰显了团队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强大执行力。”项目办主任张汉伟表示,这标志着公司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为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提供了深度赋能。 此次检验能力与产能的双突破,为公司实现全年目标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公司在年度经营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延长橡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推进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车间通过治理蒸汽外漏、更换内漏阀门、进行集成阀组改造、实施液位排改造工程等措施,将综合能耗最低降至285(kgce/t)以下,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下一步,延长橡胶将全力推进半钢 300 万套项目落地,以更坚实的制造根基向市场输送高品质产品,在全球轮胎产业竞争中释放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的叠加动能,以智能化手段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重跃升,为企业工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活力,努力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企业。 2025-06-27 【轮胎】
-
甘肃岷县迎来环保新篇章:农用废旧地膜分拣处理中心项目启动2024年6月25日,东西部协作重点环保项目——农用废旧地膜分拣处理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举行。该项目由惠城环保集团子公司青岛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城环境”)投资近5000万元建设,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作为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首批工程机械当日进场作业。项目概况 该项目聚焦解决岷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规划建设标准化回收加工基地,打造“回收-加工-再生”全链条一体化体系。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处理废地膜超1万吨,大幅提升当地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率。 惠城环境将依托其先进的清洗、分拣工艺及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将传统难以处理、污染环境的废旧农膜,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废地膜的高值化利用,打通资源循环的关键技术环节和市场出口。 岷县政府则立足属地实际,通过科学设立回收站点、制定实施有效回收补贴政策、广泛组织宣传动员农户积极参与,并将废旧地膜回收工作深度融入当地生态保护与乡村环境整治,确保了前端废旧地膜的稳定、规模化收集,为后端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是东西部资源、技术、市场跨区域高效整合的生动实践。 2025-06-27 【节能环保】
-
第十一届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再掀高潮:超300万公众参与构建轮胎安全知识体系6月15日至20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以“绿色环保,安全出行”为主题举行。作为持续十年的行业公益活动,本届安全周联合朝阳轮胎、贵州轮胎、佳通轮胎、米其林、浦林成山、赛轮集团、三角轮胎、森麒麟轮胎、双钱轮胎、万力轮胎、圣奥化学等12家产业链领军企业,通过“三维科普矩阵”创新模式,吸引超300万公众参与轮胎安全知识普及,形成覆盖全民的轮胎安全知识传播网络。四大实效活动与数据支撑 1. 行业领袖公益代言 6月15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负责人与12家企业高管联合发布公益视频,聚焦轮胎安全与绿色发展,全网播放量近90万次,推动百万用户关注轮胎安全。 2. 交通广播科普联动 首次与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合作开设专题节目,122.3万人次车主收听轮胎选购、保养专业讲解,形成“空中科普通道”。 3. 全民安全知识答题 27.3万公众参与线上答题,100%获取公益奖励。答题数据显示,参与者对爆胎预防、胎压监测重要性、轮胎更换标准、磨损检查等实用安全知识掌握率有极大提升。 4. 双平台直播科普 6月20日,安全周形象大使“胎小哥”联合8家轮胎企业,正式开启首场集体主题直播活动。深度聚焦消费者核心痛点,围绕轮胎选购陷阱识别、日常使用误区纠正、高效保养技巧等高频问题展开专业科普。直播在官方视频号与抖音平台同步进行,累计时长7.5小时,双平台数据表现亮眼:视频号观看17.8万人(互动1.3万条),抖音观看2万人(平台总曝光量19.7万次)。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指出:“轮胎安全是出行的生命线,希望每一位消费者,能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到更多的轮胎安全知识,确保出行安全。” 公众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持续服务: 微信关注 【胎小哥615】获取轮胎安全知识 抖音关注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观看科普系列视频 2025-06-27 【轮胎】
通知公告
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