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营运车轮胎再升级!知名胎企推出超长里程耐磨新品2025年5月16日,赛轮集团于广州发布专为新能源营运车辆打造的“耐磨专家”系列轮胎。该产品通过实测验证,单胎使用里程可达12万公里,耐磨性能指数达到640,较同类产品行驶里程提升30%,以“高耐磨、强耐用”为核心优势,满足营运车辆长期高强度使用需求。 针对新能源车辆因自重较大易引发的轮胎鼓包、变形及爆胎等问题,“耐磨专家”采用高强度双侧胎体结构设计,显著增强抗冲击能力,有效降低轮胎故障风险。同时,轮胎通过四道深纵沟与全贯通横沟的排水设计,提升湿地抓地力,确保雨天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据赛轮集团中国区PCR、RE销售副总监孙华北介绍,首批发售的“耐磨专家”包含四个规格,适配比亚迪元、海豚、秦,吉利帝豪,上汽荣威,广汽埃安及传祺等主流新能源营运车型。他表示:“该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吸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未来将持续优化升级,力争为营运车主提供更可靠的轮胎解决方案。” 近年来,赛轮集团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逐步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此次“耐磨专家”的推出,不仅完善了其新能源车专用轮胎产品线,也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高端轮胎领域的技术优势。目前,赛轮轮胎已获得多项行业认可,并在海外市场赢得良好口碑,其产品性能与服务质量持续受到用户肯定。 2025-05-20 【轮胎】
-
轮胎厂商投资13亿元扩建2025年5月15日,印度阿波罗轮胎公司公布2026财年战略投资方案,计划投入15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用于全球产能布局调整。公司首席财务官高拉夫·库马尔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透露,本次投资将重点提升匈牙利与印度本土工厂产能,同时有序关停荷兰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匈牙利Gyongyoshalasz工厂将新增日产能4000条乘用车轮胎,预计2026年3月财年结束时实现年产能超120万条的提升目标。该扩建项目完成后将承接荷兰恩斯赫德工厂的产能转移,后者计划于2026年夏季前终止轮胎生产业务。 库马尔特别指出,荷兰工厂当前年产量约50万条,仅为匈牙利工厂现有600万条年产能的8.3%。此次战略调整将推动欧洲产能向匈牙利集中,同时强化印度安得拉邦Chinnapandur工厂的产能配套,形成"双枢纽"协同效应。 据悉,公司自4月下旬已启动荷兰工厂关停协商程序,目前正与当地工会及职工委员会就过渡方案进行磋商。尽管产能整合计划已明确,恩斯赫德工厂现阶段仍维持正常生产节奏,具体人员安置方案尚在谈判进程中。 2025-05-20 【轮胎】
-
西南首个食品级 rPET 循环基地强势崛起日前,西南地区首个食品级 rPET 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 —— 成都环境集团环投城服公司成都市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项目,目前综合楼主体结构已完成施工,厂房一建设进度也完成了 80%。核心业务聚焦废旧回收利用 该项目以废旧金属回收加工及以 PET 为主的废旧塑料高值化回收利用为核心业务,每年能处理 5 万吨废旧 PET 瓶,相当于把 25 亿个塑料瓶变成新资源。 项目引入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分拣系统与一体化生产设备,实现了废旧物资的精准分类、高效转化以及全过程的环境友好型处理。 塑料瓶进入厂区后按材质、颜色精准分类,PET 材质的透明塑料瓶被挑出,经清洗、粉碎等流程后,变成再生 PET 切片。满足食品级应用 据了解,该项目年产再生 PET 切片约 4 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类、瓶类、工业丝等领域,真正实现“瓶到瓶”的原级循环利用。 项目采用的物理回收工艺生产的 rPET 满足 FDA、EFSA 等相关食品级法规要求。每年生产再生 PET 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9.5 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石油约 30 万吨,同时可产生大量碳汇资源,形成碳汇收益,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025-05-20 【节能环保】
-
轮胎集团,荣登重要榜单5月16日,《财富》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影响力榜。双星集团凭借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及社会责任领域的卓越实践,入选该榜单。 这是继双星斩获“全球汽车供应链ESG生态伙伴奖”等多项荣誉后,再次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据了解,双星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核心,以“新四化”战略为引领,推动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其建成了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和全球领先的AI数字孪生设计平台。双星推出的“稀土金”卡客车轮胎,滚阻得到大幅改善,既环保又省油。 环境治理领域,双星践行“双碳”战略,创新独具特色的废旧轮胎低碳高值化循环利用技术和模式,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在双星,一条废旧轮胎通过裂解,可“变成”约40%的初级油、30%的环保炭黑、20%的钢丝和10%左右的可燃气。这一模式,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无废城市”典型案例。同时,被评为中国30大“ESG卓越实践案例”之一,成为“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此次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是对双星长期深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肯定。《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由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商业媒体《财富》杂志发起。其旨在遴选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表现卓越的中国企业及在华外企。 2025-05-19 【轮胎】
-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平一行到访赛轮集团5月16日-17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平一行到访赛轮集团,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仲雪,赛轮集团董事长刘燕华热情接待并座谈,双方就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端轮胎技术应用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呼伦贝尔农垦开发建设始于1954年,是中国农垦系统的重要成员,其耕地规模居全国农垦第三,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使命。呼伦贝尔农垦建设有一批现代化程度高的国有农场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在带动现代农牧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模范示范作用。 袁仲雪对郭平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赛轮集团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以及国橡中心独特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协同模式,并着重分享了赛轮集团在绿色轮胎技术、智能工厂建设及全球市场布局方面的成果。他指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轮胎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赛轮集团愿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携手,定制开发更适应北方农牧作业环境的具备强耐磨、抗刺扎、高牵引力的轮胎,助力农垦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 座谈会上,郭平介绍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发展概况及战略布局。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近年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生态畜牧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并积极推动农机装备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他表示,赛轮集团作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高端轮胎研发、智能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双方在农业机械专用轮胎、智能化农机配套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 访问期间,郭平一行参观了国橡中心科技展厅、实验室、赛轮集团特胎工厂和全钢80万套智能控制示范线,重点了解了适用于大型农机、运输车辆的轮胎产品。双方还就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议题展开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依托各自产业优势,共同推动农业装备现代化升级。 此次交流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共同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 2025-05-19 【轮胎】
-
SK化学与马来西亚领先的厨具制造商LH Plus合作,供应生物基共聚酯和循环再生塑料2025年5月15日,SK化学宣布已与马来西亚厨具制造商LH Plus签署谅解备忘录,供应生物基共聚酯和循环再生塑料材料。 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LH Plus是一家塑料厨具制造商,每年销售约600万件产品,包括食品和饮料容器。LH Plus是马来西亚厨具行业产销量第一的公司,为全球知名品牌供应各种产品。 根据谅解备忘录,SK化学将在2027年之前向LH Plus供应高达2000吨ECOZEN(一种含生物质的共聚酯)和SKYPET CR(一种由废塑料制成的可循环再生PET)。这2000吨原材料可生产约1亿个1升容量的水瓶。两家公司还将合作开发采用ECOZEN和SKYPET CR材料的新型厨具产品,并扩大其在全球品牌中的影响力。 ECOZEN是一种高性能材料,以其玻璃般的透明度而闻名,非常适合用于对可见性要求极高的食品容器。它不含双酚A(BPA),使其成为炊具和厨具应用中安全可靠的选项。 SKYPET CR采用先进的解聚技术生产,可在分子水平上分解废塑料并将其转化为原材料,确保与石油基PET具有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与通常用于纺织品和家具的机械回收塑料不同,SKYPET CR可用于传统上依赖石油基PET的各种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容器和餐具。它还解决了消费者对卫生和安全的担忧。 LH Plus首席执行官Callum Chen表示:“SK化学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从耐高温的透明共聚酯到循环再生塑料材料。这份谅解备忘录将增强我们满足可持续厨具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能力,包括使用再生材料和生物基材料。” SK化学绿色材料事业部负责人Kim Eung-soo表示:“亚太地区厨具市场对包括再生塑料在内的环保塑料材料的采用正在稳步增长。通过与LH Plus合作,我们致力于提供从材料到成品的优化解决方案,并加速我们在厨具市场的扩张。” 2025-05-19 【节能环保】
-
会议通知|关于召开2025年全国橡塑中心年会暨《橡塑技术与装备》创刊50周年庆典的通知各相关单位: 2025年全国橡塑中心工作年会、《橡塑技术与装备》创刊50周年庆典定于2025年8月14-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石油和化工橡塑节能环保中心、《橡塑技术与装备》《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杂志社、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全国橡胶塑料技术专家委员会联合举办。主要内容 轮胎、橡胶制品现状与形势分析:剖析行业当前发展态势,研判未来趋势;探讨中国橡机产业现状及创新发展路径。 成员单位经验交流与新技术推介:开展成员单位间实践经验分享,推介橡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 中化信橡塑装备分会成立仪式:宣布分会正式成立,搭建行业合作新平台。 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工作汇报:总结 2023~2024 年度工作成果;发布 2025 年工作计划;表彰 2023~2024 年度优秀信息工作者。 《橡塑技术与装备》创刊 50 周年庆典:回顾期刊五十年发展历程,回顾期刊五十年发展历程,致敬和表彰五十年间十位杰出奉献者。 《橡塑技术与装备》 杂志社工作汇报:汇报2023~2024 年度工作内容及2025年工作计划,表彰 2023~2024 年间的优秀编委。 橡塑专业委员会工作汇报:总结 2023~2024 年度工作进展,阐述 2025 年度工作规划,并对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025 年橡塑机行业优质创新产品发布:宣布中国橡塑机及其配套行业 “优质、创新产品” 入围单位及产品名单。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4日代表全天报到,8月15~16日开会,8月17日离会。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内蒙古开元名都大酒店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贝尔南路119号 酒店联系人:于婷 15335581911 会议费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1.会议费 2000元/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您于会前汇至如下帐号: 收款单位:北京中新智创橡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招商银行北京玉泉路支行 银行帐号:110 935 047 810 801 (来款请注明“会议费”) 如到会交纳,请通过微信、支付宝转帐。 2. 参会代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可携带家属。 3. 会议不安排接机接站,代表自行前往酒店,请见谅。 请参会人员将回执填妥后,于7月17日前回传至会议秘书处: 戚洪磊(18911556352同微信) 王玺(18911556357同微信)附件1:年会回执表 附件2:2025全国橡塑中心工作年会通知.pdf 2025-05-19 【中心年会】
-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巨头携手推动轮胎产业转型5月14日,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策橡胶”)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华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能制造、工业视觉及自动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共同探索轮胎生产智能化升级路径。 根据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技术优势,重点围绕云计算、5G、储能技术应用及工业视觉优化等方向,提升轮胎制造全流程的标准化与数字化管理水平。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高级副总经理葛国荣,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等高层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并就合作细节展开交流。 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表示,公司长期深耕智能物联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场景化应用,未来将结合中策橡胶的产业需求,提供物联网、AI及大数据支持,助力其实现生产流程的节能增效与智能化管理。他强调,此次合作将聚焦实际生产场景,推动技术成果落地。 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指出,大华股份在工业数字化领域的实践经验与中策的制造需求高度契合。此次合作将为中策橡胶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加速企业内部数字化改革进程。他期待双方通过资源互补,在轮胎生产、质量管控等环节开发更具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是中策橡胶推进生产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大华股份的智能物联技术,中策橡胶计划优化制造管理平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智能化升级范例。 2025-05-19 【轮胎】
-
突破传统!新型航空轮胎完成飞行验证2025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导研发的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在某试飞基地通过装机飞行测试。此次测试验证了该材料在航空轮胎领域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的自主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测试对象为某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配套轮胎,其核心材料采用仿生合成橡胶,首次实现航空轮胎从天然橡胶向合成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转型。研发过程中,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Tire数字轮胎工业软件,综合优化轮胎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重点平衡重量、耐久性及可靠性等指标。通过台架模拟实验对比,该轮胎使用寿命较传统产品显著延长,达到同类竞品的数倍水平。 据了解,相关技术依托中国科学院C类先导专项等科研项目支持,此次飞行测试不仅验证了材料的实际性能,也体现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技术能力。团队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核心技术攻关,扩展该材料在不同机型及场景中的应用验证,持续推进航空轮胎领域的国产化技术迭代。 此次成果标志着仿生合成橡胶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迈向工程化应用,为我国航空装备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2025-05-16 【轮胎】
-
营收12062亿韩元!轮胎公司一季度业绩创历史5月14日,锦湖轮胎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并创出一季度历史最高业绩。 其营收为12062亿韩元(折合人民币60.2亿元),同比增长15.5%,连续6个季度超1兆韩元。实现利润1323亿韩元(折合人民币6.6亿元),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超过30%。 报告期内,锦湖轮胎依托AI数字孪生设计平台,实现了研发效率与产品性能双突破。 该公司通过“高端配套+大尺寸化”产品策略,成功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同时,锦湖发力新能源汽车轮胎配套领域,带动单价与利润双升。 在中国市场,锦湖加大拳头产品EnnoV系列新能源轮胎的销售占比,销售额同比增长18%。此外,该公司持续放大与双星的协同效应,在全球化产能布局、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良好成果。 2025-05-16 【轮胎】
-
欧盟达成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新规则近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已临时达成一项关于防止塑料颗粒流失到环境中的法规。新规则将有助于改善供应链各个阶段(包括陆地和海上)对塑料颗粒的处理。 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环境部长Paulina Hennig-Kloska表示:“每年,相当于多达7300卡车的塑料颗粒流失到环境中。如今,欧盟采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通过采取措施解决颗粒流失问题,并确保包括海上运输在内的正确处理,以减少颗粒污染。” 根据新规则,防止塑料颗粒流失将成为运营商以及欧盟和非欧盟承运人的主要目标。一个明确的框架规定了意外流失情况下的义务,重点是清理行动。每个处理颗粒的装置所制定的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包含一系列明确的措施。这些措施除其他外,将涉及包装、装卸、员工培训以及必要的设备。 为了在欧盟和非欧盟承运人之间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确保所有塑料颗粒承运人的问责制和透明度,非欧盟承运人将必须在欧盟指定一名授权代表。 根据针对小型公司的简化目标并反映理事会的做法,临时协议在高水平的环境保护与适应不同规模公司的要求之间取得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年处理超过1500吨塑料颗粒的运营商将必须获得由独立第三方颁发的证书。每年处理量也超过1500吨的小公司将受益于较轻的义务,例如在生效后5年内完成一次性认证。最后,每年处理量少于1500吨的公司和微型企业将只需出具合规自我声明。 由于塑料颗粒不可生物降解,它们在水生环境中的残留时间可以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衡量。此外,2022年,海上运输占欧盟所有颗粒运输的约38%。 共同立法者还同意为海上(货运集装箱内)运输塑料颗粒设定义务,包括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指导方针,确保高质量的包装并提供与运输和货物相关的信息。 2025-05-16 【节能环保】
-
工业大模型名单公示,橡胶轮胎占5席5月1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2025年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本次共有122个攻关项目入围,其中包括5个橡胶轮胎项目。橡胶装备智能运维大模型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青岛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知业-轮胎行业大模型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牵头,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工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山东)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轮胎智能制造行业大模型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联合攻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行业大模型 青岛思锐卓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牵头,青岛科技大学、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飞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橡胶轮胎行业大模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牵头,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联合攻关。 公示期为5月14日~5月20日。 2025-05-15 【轮胎】
-
西部高端轮胎产业再添引擎,年产近6万套项目正式投产近日,位于陕西咸阳高新区的特种轮胎生产基地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总投资9.29亿元的黄河轮胎新厂区建设全面完成。该项目作为省级重点工程,规划用地181亩,总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其中包含2.5万平方米的生产制造及技术研发核心区域。 据悉,该基地将重点生产三大类特种轮胎产品:年产能规划为充填轮胎3万套、实心轮胎2万套以及创新型蜂窝结构轮胎8000套。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1亿元,同时为当地创造230个技术型岗位。 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生产基地的投用是公司发展的重要节点。黄河轮胎董事长王晓辉在投产仪式上强调,公司将强化研发体系,重点攻关特种轮胎的工艺改进与性能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咸阳黄河轮胎长期深耕特种轮胎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港口设备等特殊场景。新工厂的投产将有效扩大企业在高端轮胎市场的供给能力。目前,设备调试与人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即将启动规模化生产。 2025-05-15 【轮胎】
-
国塑环保与京博石化签署废塑料再生油采购协议根据《日照新闻网》消息,5月7日,浙江国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国塑环保)与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京博石化)正式签署“废旧塑料再生油采购合作协议”。 此次国塑环保与京博石化的合作,对于废塑料循环经济行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标志着国内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迈入规模化、产业化新阶段,为破解“白色污染”难题、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而根据百度此前信息,国塑环保与人民控股集团(人民控股)在2025年2月8日,于杭州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共同筹集资金,设立一个规模为50亿的项目产业专项基金,首期规模为10亿。此外,双方还将联手发起设立产业专项投资资金,旨在实现利益共享,构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政策和市场资源,共同致力于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以形成系统化的产业布局,并携手开拓国内外市场。 2025-05-15 【节能环保】
-
年产2万条新突破,知名胎企巨胎项目落地中原5月8日,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产能扩建项目于焦作西厂区正式开工建设。公司管理层、项目建设方代表及员工等200余人出席仪式,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该项目已列入中国中化集团2024年度重点规划,同时作为河南省及焦作市核心工业项目推进,总投资额14.64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条巨型工程子午胎产能,带动年销售收入增长约15.63亿元。 开工仪式上,风神轮胎董事长王建军回顾了公司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强调从早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到实现国内首条巨型无内胎工程轮胎量产,再到参与多项国家级工程建设,企业始终聚焦技术升级与产业责任。目前,公司产品已从传统斜交胎逐步转向全钢子午胎及特种轮胎领域,技术迭代成果显著。 项目负责人杨强进一步说明,此次扩建旨在优化生产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施工方代表承诺将严格把控工程进度、质量及环保标准,确保项目按期交付。 2025-05-14 【轮胎】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