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牌轮胎联手车企,创世界纪录!近日,仰望U9赛道版工程测试车,在德国ATP测试场刷新全球电车极速纪录。其实现了472.41 km/h的最高时速,站上世界之巅。 这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全球高性能电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次突破,归功于仰望易四方、云辇-X为核心的创新技术架构。同时,更离不开其合作伙伴佳通轮胎的大力支撑。 在此次极速挑战中,佳通轮胎与仰望开展深度合作。依托海量测试数据,联合定制赛道级半热熔轮胎——GitiSport e·GTR2 PRO。 该轮胎采用赛事胎骨架结构与专属配方,沟深4-4.5mm,花纹简约而纯粹;通过滚花胎圈设计和高粘性润滑脂技术,显著提升动力传输效率与高速稳定性。同时,符合CCC/ECE法规认证,实现了90%赛道+10%街道使用的极致平衡。其以赛事级性能,满足高速工况下的极限需求,兼具速度与安全。 472.41 km/h,是人类速度的再一次刷新,也是佳通与合作伙伴共竞巅峰的生动见证。 佳通轮胎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前沿科技,驱动绿色出行与性能进阶。来源:轮胎世界网(R-11) 2025-08-29 【轮胎】
-
三角轮胎发布半年财报8月27日,三角轮胎股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7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6亿元,同比下降35.31%。尽管短期业绩承压,公司仍在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升级与全球市场拓展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2025年上半年,三角轮胎坚持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产能布局。1-6月,公司共生产轮胎1214.61万条,同比增长0.95%,产能利用率达90.36%,显示其制造体系仍保持高效运转。 报告指出,业绩波动主要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国内替换市场需求不足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尤其是一季度,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大幅推高生产成本,导致该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3.54%。随着二季度原材料价格回落及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经营状况呈现回暖迹象,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2.89%,净利润环比提升38.45。 2025-08-28 【轮胎】
-
头部胎企业绩对比:成本压力之下,盈利空间承压明显2025年上半年,全球轮胎行业在多重外部挑战中保持运行,多数企业面临“收入增长但利润收缩”的局面。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在内的传统轮胎巨头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轮胎企业表现突出,中策橡胶、赛轮集团等凭借产能扩张和产品矩阵升级,实现了逆势增长,持续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行业分析,成本上涨、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是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此外,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绿色低碳轮胎成为市场新增长点,多家企业正在相关领域加大投入。 以下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轮胎前十强企业的具体业绩数据: 米其林集团上半年销售额为130.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79亿元),同比减少3.4%;营业利润12亿欧元,同比下降23.6%;净利润8.34亿欧元,降幅为27.9%。 普利司通营收21164.37亿日元(约1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营业利润1644.84亿日元,大幅下滑41.3%;净利润1151.89亿日元,同比减少42.2%。 固特异上半年营收87.18亿美元(约617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亏损59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盈利6500万美元明显由盈转亏。 大陆集团轮胎业务营业收入76亿美元(约539亿元人民币),微增1%;净利润9.71亿美元,同比下降3.1%。 倍耐力上半年净销售额为34.99亿欧元(约29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调整后息税前利润5.58亿欧元,增长3.53%。 横滨橡胶销售收入5792亿日元(约2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3%,创历史新高;但归母利润355亿日元,下降23.7%。 韩泰轮胎业务总营收48578亿韩元(约251.1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6800亿韩元。 住友橡胶销售额4883.29亿日元(约238.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营业利润222.05亿日元,大幅减少34.7%。 中策橡胶营业收入218.55亿元,同比增长18.02%;归母净利润23.22亿元,同比下滑8.56%。 赛轮轮胎营业收入175.87亿元,增长16.05%;归母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下降14.90%。 整体来看,全球轮胎行业正处于结构转型期。中国企业虽然在收入端保持较快增长,但利润端同样承压,说明行业整体仍面临原材料、海运及贸易政策等方面的共同挑战。未来,高附加值、绿色化和智能化将成为轮胎企业突围的关键方向。 2025-08-28 【轮胎】
-
赛轮集团17亿元新建轮胎项目8月26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对赛轮新和平(沈阳)轮胎有限公司进行改造和扩建,为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将由全资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对赛轮新和平增资不超过5.2亿元。 赛轮沈阳与普利司通中国在7月31日完成了对普利司通沈阳100%股权的交割,赛轮新和平同日完成了工商登记。 公告称,将在赛轮新和平建设年产33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2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约17亿元,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预计正常年份将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左右。 赛轮集团表示,对赛轮新和平进行改造和扩建,较新建项目减少了投资金额、缩短了建设期。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供应,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进而可以增强综合实力。 赛轮沈阳成立于2006 年6 月28 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43亿元,净利润2.05亿元,是赛轮集团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2025-08-27 【轮胎】
-
轮胎企业技改,购置12台GN430N密炼机近日,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高端智能化全钢子午胎升级改造项目”拟获批。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位于广饶县经济开发区。 永盛橡胶将对原有两个项目——年产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年产240万条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全钢子午胎260万条产能。在密炼中心,将拆除原有18台密炼机,新购置12台GN430N智能密炼机。 同时,引进1台钢丝帘布裁断线。以及2台轮胎动平衡检测机、1台X光机,用于成品检测。并更新四圈钢丝圈、3工位包布机、制氮机分馏塔系统等主要设备。 为降低能源消耗,将对硫化工艺进行改进,其中108台硫化机工艺由蒸锅变为热板,228台硫化机工艺由热水变为充氮。 2025-08-27 【轮胎】
-
2025全球轮胎75强出炉:头部格局稳固,新兴力量崛起8月25日,美国行业媒体《Tyre Business》如期公布了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名单。法国米其林集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前十强企业名单与上年相比未有变动。 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轮胎销售总收入约为1819.6亿美元,相比2023年实现8%的增长。排名前六的企业分别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大陆集团、倍耐力及住友橡胶,但这六家企业的轮胎销售额均较上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位列第七至第十名的企业——韩泰轮胎、横滨橡胶、中策橡胶和赛轮集团,均实现了销售额的正向增长。不过,因增长幅度有限,未能改变前十名内部的位次。 值得关注的是,该排名仅统计各企业通过自产轮胎销售所获得的收入,非轮胎业务收入(包括维修服务等)均未计入。这也意味着,即便如米其林、普利司通这类综合服务收入可观的企业,在该榜单中也仅体现其轮胎制造业务的业绩。 今年上榜的中国轮胎企业多数实现业绩提升。头部三家中国企业全部录得销售收入增长,其中赛轮集团以21%的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 方兴橡胶今年表现格外引人注目,销售额大幅上升51%,达到8.458亿美元,与万达宝通并列第39名,排名较去年提升11个位次,成为本届排名进步最快的企业。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实现显著跃升,销售额9.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排名上升至第36位。中一橡胶同样表现稳健,销售收入增长超过22%。 此外,本届榜单迎来多家新晋企业,包括首次入围的跃龙橡胶(第58位)、山东兴鸿源轮胎(第59位)和印度金奈的Emerald轮胎公司(第66位)。巴基斯坦Panther轮胎公司此次重返榜单,位列第75名。 纵观全球轮胎行业,尽管头部企业面临销售压力,中国轮胎企业仍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和市场扩张能力。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海外布局增强竞争力,如赛轮、中策等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逐步扩大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此外,绿色轮胎和电动汽车专用轮胎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部分中国企业也在相关领域积极投入研发,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2025-08-26 【轮胎】
-
12亿元收购项目,签约近日,印度CEAT OHT Lanka(私人)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投资局签署了一项1.71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印度CEAT(西亚特)在全球75强中排名第23位,此次投资,源于其对米其林非公路轮胎业务的收购。 收购涉及米其林在斯里兰卡的两座工厂,西亚特将在全球范围内永久获得Camso (卡摩速)品牌所有权。 卡摩速最早成立于加拿大,米其林于2018年以14.5亿美元将其收购。 为体现对斯里兰卡的长期承诺,CEAT OHT Lanka、米其林兰卡公司与公司间员工工会(ICEU)共同签署了三方谅解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将保障约1483名员工的就业稳定,明确保留员工过往的服务年限、资历、薪资及福利,同时承诺不裁员,确保运营过渡期间的稳定与连续。 2025-08-26 【轮胎】
-
福建15亿元轮胎智造项目落地漳州,年产150万套助推产业升级近日,福建省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对福建骏驰轮胎有限公司申报的“高性能轮胎智能制造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通过环评审批。 该项目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半山村大坂201号(原十八重工地块),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250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涵盖生产车间、仓储设施及综合办公楼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135万套、工程轮胎15万套的生产规模,并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届时,该企业将成为漳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全钢胎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漳州市“9+5”产业集群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胎行业近年来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骏驰轮胎项目引入智能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理念,符合当前轮胎产业升级方向。 据悉,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9日举行集中开工奠基仪式。公开资料显示,福建骏驰轮胎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13日,法定代表人名为齐霁。在4月22日,该公司发生股权结构变更,原全部六名股东退出,由厦门沓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出资8839万元,成为其全新股东。这种在项目启动前后进行股权重组的情形,在实业投资类项目中并不少见,往往出于战略调整或引入专业投资方的需要。 环评批复的获取,意味着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为后续全面建设及投产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漳州已在多个重点工业领域推动“绿色制造”,该轮胎项目的推进,也将进一步丰富当地高端制造业板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5-08-25 【轮胎】
-
2025年度“华奇”杯中国轮胎企业排名,隆重发布!8月21日,在《中国橡胶》杂志社于江苏张家港隆重举办的“破与立·橡胶行业高质发展论坛”暨“华奇杯”第十届中国轮胎企业排名发布会上,2025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隆重发布。 《中国橡胶》杂志社举办的中国轮胎企业排名活动自“十三五”开局之年,即2016年组织开展以来,已经举办了9届。2025年度共有48家内外资轮胎企业参与了排名活动。活动得到了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彤程集团子公司华奇(中国)化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025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名发布和授牌仪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隆重举行。图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橡胶》杂志社社长徐文英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2025中国轮胎排名活动专家组组长、国橡中心首席顾问许叔亮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建辉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中国橡胶》杂志社主任管欣为轮胎企业授牌 “2025年度轮胎企业专利排行榜”“2025年度轮胎企业畅销品牌和规格”在会议期间同时发布。 2025-08-22 【轮胎】
-
中策橡胶参与月球车轮胎研发,探索极限应用新边界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项由中策橡胶与合作伙伴联合申请的专利,涉及“自修复月球车轮胎胎面橡胶组合物”。该创新技术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 事实上,中策橡胶在月球车轮胎研发方面已提前布局。作为国内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不仅在材料和配方研究上持续突破,还积极探索轮胎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可能。当前,公司已在载人月球车相关项目中开展样品设计与交付工作,为未来的月面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地形复杂,对轮胎性能提出了远超地球工况的挑战。中策橡胶通过自主创新的材料体系和结构方案,力求实现耐极端温度、抗损伤、自修复等综合性能,保障月球车在严苛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这一探索不仅体现了中策橡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担当,也为企业未来在新能源、特种装备、极端应用场景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民族轮胎企业的实力与价值。 2025-08-22 【轮胎】
-
钢帘线巨头,4.7亿项目开工2025年8月20日上午,滕州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钢帘线扩建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滕州市市长刘晓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庆东、副主任崔波,施工单位代表,监理单位及造价单位代表,首佳科技副总经理戴继洪、采购总监万川特,滕州东方员工代表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滕州东方钢帘线总经理王志伟主持。 年产3万吨钢帘线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7亿元,建成后将新增产能3万吨,同步新建5.4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 滕州东方将重点提升高强度、可循环钢帘线产能,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现有绿色能源优势,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运营。 预计2026年投产后,可新增产值 3 亿元,进一步巩固滕州东方作为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国际品牌核心供应商的地位。 2025-08-22 【轮胎】
-
轮胎产业加速转型:12亿投资建设智慧工厂,瞄准国际高端市场近日,安徽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内的艾斯顿轮胎项目——“年智慧生产300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绿色轮胎项目”正式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用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强调智能化与绿色化并重。在智能化方面,将建设智慧生产车间、智能循环车间及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实现从生产到仓储的自动化与数据化管理。同时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化工橡胶检测中心和轮胎检测中心,并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在绿色环保方面,项目计划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基地,顺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 艾斯顿轮胎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CCC、DOT、E-MARK等认证。该公司为该项目组建了186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12名高级工程师和104名技术专员。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3000万条高性能轮胎,产品涵盖摩托车胎、电动车胎、轿车胎及ATV轮胎等多个细分市场。该产能规模有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并为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进一步丰富怀远县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生态。 随着施工许可证获批,艾斯顿轮胎生产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该项目的实施,也反映出中国轮胎行业正在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2025-08-21 【轮胎】
-
轮胎厂商,在主机厂完成签约日前,“度势向兔轮胎签约仪式”,在长城汽车徐水工厂举行。长城汽车售后服务中台副总经理马有彬,通用股份常务副总经理程金元,登马轮胎科技总经理王传成等,出席会议。 签约前,与会嘉宾参观了长城汽车徐水智慧工厂。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产品研发、制造、品牌推广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据了解,“向兔轮胎”是长城控股旗下高端轮胎品牌。该品牌由长城汽车生态链公司度势科技,联合登马轮胎科技共同打造。融合主机厂基因与智能制造,覆盖家用、越野、商用、新能源等多元场景。 度势科技是长城汽车在汽车售后市场重要的战略布局。这家公司志在联合行业头部品牌,整合汽车后市场供需资源。 2025-08-21 【轮胎】
-
知名轮胎厂创新项目,试产!近日,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迎来发展里程碑——年产8.5万吨硅碳新材料及尾气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动试生产。该项目作为高端绿色轮胎制造产业链提升改造的关键一环,不仅彰显了企业在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保减排成果,为行业打造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范式。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高温高速反应技术,依托智能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全流程精准自动化管控。系统对反应炉温度、原料配比及工艺参数的毫厘把控,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卓越稳定。850℃高温空气预热与2000℃核心反应工艺的结合,将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智能化制造的优越性在此展露无遗。 项目运行之后,在生态贡献上,项目年处理尾气1.29亿立方米,炭黑粉尘排放锐减18吨,SO₂排放浓度严控在20mg/Nm³以下,远优于国标。其产出的高性能、低滚阻硅碳新材料,将有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为区域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通过本项目成功融合技术升级、资源循环与绿色生产,为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竖立了新标杆。 2025-08-21 【轮胎】
-
52亿大手笔扩建,轮胎大厂加速高端化布局近日,山东长路虹轮胎有限公司在临沂市沂南县正式备案一项产能扩建项目,计划新增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该项目编号2508-371321-07-02-924580,是该公司长远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旨在逐步推进其成为百亿级轮胎企业的目标。 根据公开信息,该扩建项目属于长路虹轮胎总体规划中52亿元总投资的一部分,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尹昌海负责推进。项目落地后,将大幅提升企业在半钢子午线轮胎领域的生产规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因其技术门槛较高,具备良好的滚动阻力和耐磨性能,广泛适用于乘用车领域,对企业的制造工艺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行业分析显示,长路虹此次扩产明显聚焦于高端轮胎市场。近年来,伴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智能化发展,高性能轮胎的需求持续攀升。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国内轿车/轻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渗透率已超过94.5%,且高性能产品占比逐年提高。长路虹此举有助于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实力,并逐步落实其总体规划——最终实现年产24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及24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 当前,山东省作为轮胎制造大省,正推动行业从产能扩张向质量升级和智能制造转型。不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布局绿色轮胎、智能轮胎等高附加值产品。长路虹轮胎的扩建计划也与这一趋势相契合,体现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产品结构的务实策略。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及替换胎需求的稳步增长,高性能轮胎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长路虹如能准确把握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有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2025-08-20 【轮胎】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