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亿产值目标临近,巨型轮胎项目三期正式获批近日,山东优越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套轮胎项目三期工程正式获得批准。该项目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1.6亿元,目前正全面推进,预计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产能,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据了解,优越橡胶成立于2024年,在一年内完成了从签约、落地到投产、升规的整个过程。项目推进速度较快,从开工建设到首条轮胎试产用时约5个月。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生产线运行稳定,日产量达到约2万条。 项目总占地932余亩,现有员工约1000人,具备年产12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的能力,产品涵盖轿车胎和商用车胎等。随着三期工程推进,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年税收约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 在技术方面,企业搭建了研发平台与实验室体系,引入了MES系统、数字孪生等智能制造技术,并取得了CCC、DOT、ECE等多国产品认证,为其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支持。目前,其产品已销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轮胎产业正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轮胎性能、环保标准要求的提升,具备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的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该项目的推进,也将为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带来积极影响。 2025-10-24 【轮胎】 -
轮胎设计再获认可,噪音控制与湿地性能双重突破近日,锦湖轮胎高性能运动轮胎产品“ECSTA Sports”荣获日本“2025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 优良设计奖由日本设计振兴会创办于1957年,是日本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设计竞赛,与德国红点、美国IDEA、德国iF设计奖并称为世界四大设计奖项。 ECSTA Sports采用了HLC(High Load Capacity)技术,能够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等高负载车型的使用需求,实现最佳性能。胎面花纹沟槽采用运动旗帜凸起设计,以视觉设计元素突出产品高性能特点,同时可吸收行驶中产生的噪音,又能增强排水性能,显著降低湿滑路面上的水滑风险,兼顾设计美学、行车安全与驾驶体验。 锦湖轮胎研发本部长金永振表示:“轮胎设计不仅要考虑外观美学,更与车辆性能及安全性息息相关。我们将以每年在国际权威奖项中获奖的成果为基础,持续提升锦湖轮胎作为全球高端品牌的品牌价值。” 2025-10-24 【轮胎】 -
100%再生PET饮料瓶将上市,年减塑2200吨韩国乐天七星饮料近日宣布,将推出该国碳酸饮料领域首款采用100%再生PET材料制造的“七星汽水”500mL瓶装产品,预计于明年1月正式上市。 该产品的瓶身全部使用机械回收PET制成,并在包装上作出相应调整:标签处标明“100% RECYCLED BOTTLE”,瓶底改为带浮雕纹路的棱角设计,以提升握持感。 企业表示,以2024年该规格产品的销量估算,全面转换再生塑料后,每年预计可减少约2200吨原生塑料使用及2900吨碳排放。 这一举措也呼应了韩国相关环保法规的推进。根据今年9月通过的《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法施行令》修正案,自2026年起,年PET使用量超5000吨的饮料企业须确保再生材料比例不低于10%,到2030年进一步升至30%。韩国相关部门还将对回收过程及食品接触级再生材料实施双重认证,保障rPET的安全与可追溯性。 随着再生塑料使用比例的提高,韩国市场对高质量透明rPET的需求预计将显著增加。目前国内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且政策要求原料不得依赖进口废塑料,因此业界正积极拓展原料来源并推动化学回收等技术研发,以应对未来的原料挑战。 目前,多国正逐步加强对塑料包装中再生比例的要求,推动饮料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在政策引导与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使用再生PET正逐渐从企业自愿行为转向行业合规要求,相关技术发展、认证体系和回收基础设施也需同步完善,以支撑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 2025-10-24 【节能环保】 -
聚力新起点 共筑新辉煌 ——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38 周年庆典暨二期启幕盛典圆满成功2025年10月22日,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大连二橡”)38 周年庆典暨二期启幕盛典隆重举行,行业各界支持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过往荣光与未来期许的重要时刻。 盛典现场,大连二橡刘革总经理首先致辞,回顾了公司三十八年深耕橡塑机械领域的发展历程。作为全国橡塑行业知名企业,大连二橡已形成以密炼机为核心,涵盖挤出压片机、压延机等 100 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体系,设备远销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地区,这份成绩离不开各界支持。 大连市甘井子区发展和改革局王健局长在致辞中肯定了大连二橡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原普利司通轮胎中国区总经理德久先生、江苏凯博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晶先生、大连巨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助侯玲玲女士也分别发言,表达了对企业发展的赞许与合作期许。 盛典的重要环节中,大连二橡与 CCLE 橡胶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并共同剪彩,标志着双方深度合作的正式开启。二期项目的启幕更意味着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升级研发能力上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密炼工程领域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混炼胶整体解决方案。 三十八年栉风沐雨,新起点再启征程。大连二橡将以二期启幕为契机,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携手共筑橡塑行业新辉煌! 2025-10-24 【橡胶机械】 -
产业协同创新,共建智慧物流新生态10月21日,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策橡胶)与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九识智能)在嘉兴联合举办战略合作签约暨无人物流车交付仪式,活动以“智行万里 轮动未来”为主题,标志着双方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仪式现场,中策橡胶集团轮胎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孙振威与九识智能副总裁崔霄分别致辞,均表达了对合作前景的信心。随后,孙振威与九识智能大客户总监黄超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九识智能的李松松还将钥匙模型交付给孙振威,宣告首批无人物流车投入中策橡胶物流体系使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拥有成熟产业资源;九识智能则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成果显著。双方此次合作将发挥各自优势,提供高效安全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助力轮胎行业实现物流降本增效与供应链智能化升级。 仪式后,双方共同参观九识智能嘉兴工厂,进一步探讨合作细节、技术适配及市场拓展计划,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2025-10-23 【轮胎】 -
科技赋能,绿色轮胎项目签约启动近日,第四届茂商大会,在广东茂名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召开。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等出席会议。 会上,1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色化工、新型储能等领域。其中包括“节能环保高性能非充气轮胎量产项目”。这个项目,由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投建。项目选址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其聚焦新一代轮胎技术,主要生产非充气轮胎。轮胎采用弹性支撑体,无需气压维持装置;镂空体积不低于50%,具有免充气、抗爆胎、长寿命等优势。 资料显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由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牵头成立。其融合了季华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优势资源。据悉,上述项目,为茂名市-佛山市对口帮扶协作项目。 未来,中策橡胶还计划基于此次合作经验,逐步拓展至物流全链条各环节并覆盖全国网络,而此次合作也被视为传统制造业探索智慧物流的创新实践,将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5-10-23 【轮胎】 -
亚洲rPET法规进入新阶段:韩国设强制目标,日本推易回收认证全球对塑料可持续性的关注持续推动各国法规更新。近期,韩国与日本相继出台针对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的新规,标志着亚洲在塑料循环管理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韩国:确立强制性rPET使用目标 韩国环境部于2025年9月宣布,将修订《资源回收法案执行令》,对PET饮料瓶中的再生塑料含量提出强制性要求,新规预计2026年初正式实施。 根据新规,第一阶段自2026年1月1日起,年产量或灌装量超过5000吨的无色PET瓶装水及无酒精饮料生产商,须使用至少10%的rPET;第二阶段到2030年,适用范围将扩大至年产量超1000吨的企业,rPET使用比例需提升至30%。 为保障材料安全,新规还设立了回收流程与材料认证的“双重认证”体系,重点关注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的风险管控,为rPET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安全使用提供法规依据。日本:推出自愿性易回收认证 日本经济产业省则于2025年7月发布基于《塑料资源回收促进法》的设计认证标准,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自愿性认证机制。自2026年1月24日起,无色PET饮料瓶若rPET含量达到15%以上,且瓶身完全由PET制成、瓶盖与标签不含PVC并易于剥离,即可申请认证。 获得认证的产品将被纳入日本《绿色采购法》的优先采购清单,在政府采购中享有优势。这一设计引导企业从源头提升包装的可回收性,呼应“为回收而设计”理念。行业观察 韩国与日本的新规体现出亚洲在塑料循环立法上的两种路径:韩国以强制性目标推动再生料使用,日本则通过认证机制激励易回收设计。两者均致力于提升rPET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比例与安全性,但也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技术合规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球对再生塑料需求的增长,相关企业宜提前布局,将可回收设计、材料安全与供应链韧性纳入长期战略,以应对日趋严格与多样化的法规环境。 2025-10-23 【节能环保】 -
航空轮胎及特种轮胎制造基地项目花落中铁十六局近日,一批中标信息在相关平台陆续公开,其中备受关注的航空轮胎及特种轮胎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确定中标单位。该项目由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建设单位,选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沙尔沁工业区,规划用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2550平方米。 根据规划,项目将新建2条轮胎生产线,并对现有4栋厂房进行改扩建,用于轮胎生产。此外,还将建设炼胶厂房、原材料仓库及辅助厂房,新增建筑面积合计22050平方米。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以18352.7万元的报价成功中标,负责项目施工建设。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5万条航空轮胎和5万条特种工程轮胎的产能。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由黄埔材料研究院与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推动实施。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体现出地方政府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积极布局。 航空轮胎作为航空产业链的关键部件,其技术门槛高、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内航空产业和特种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轮胎的供给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内蒙古依托能源和区位优势,正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集群,此项目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强化当地产业配套能力。 从行业层面看,全球特种轮胎市场持续扩容,尤其在航空、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据行业报告显示,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轮胎产业正向绿色化、高性能化转型。该项目引入黄埔材料研究院的技术资源,有望提升国内航空轮胎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水平,助力相关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 2025-10-22 【轮胎】 -
知名胎企获FSC认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近日,玲珑轮胎宣布已正式获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森林体系认证,成为国内轮胎行业中又一在产品原材料溯源与绿色采购方面取得进展的企业。该认证有助于企业在可持续材料采购和环保合规方面提升管理能力。 FSC(森林管理委员会)为1993年成立于加拿大的非营利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森林资源的负责任经营与管理。其认证体系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被视为实现木材、橡胶等林产品可持续采购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了解,玲珑轮胎自2022年起开始关注市场对FSC认证轮胎的需求,并于2025年启动相关认证流程。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通过优先选择已认证供应商合作,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供应链整改,逐步建立起符合FSC标准的橡胶采购体系。 认证的实施推动了玲珑轮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升级。通过建立产品溯源机制,企业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管理,为进入对环保要求较高的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当前全球市场中,越来越多采购商将可持续认证作为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FSC认证不仅有助于企业维系现有客户,也有望拓展注重环保的消费群体。此外,认证过程中形成的管理规范也有助于企业优化流程,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近年来,玲珑轮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推进多项举措,包括推动碳中和进程、开发环保轮胎产品,并加入“全球可持续天然橡胶平台”(GPSNR),承诺实施可持续天然橡胶采购政策。 未来,玲珑轮胎计划从OE配套市场入手,逐步扩大FSC认证轮胎的产品范围,并继续与FSC中国在供应链升级和公众倡导等方面深化合作。 随着欧盟《零毁林法案》等法规的实施及全球碳减排进程加速,轮胎行业在绿色材料与可持续供应链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FSC、ISCC等认证正逐渐从“加分项”转变为“准入门槛”。多家国际轮胎企业已布局可持续天然橡胶溯源体系,玲珑此次获认证,也反映出国内企业在绿色转型中跟进国际市场趋势的积极姿态。 2025-10-22 【轮胎】 -
投资超12亿元,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公示10月21日,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一期)进行环评公示。绿色轮胎产业持续发展,催生了市场对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旺盛需求。基于此,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建设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项目分为2期。 一期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经济开发区滨海大道1号现有厂区内。项目总投资12.33亿元。项目拟利用嘉化新材料现有资源,拆除公司部分老设施、闲置厂房等,腾出用地,建设年产12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装置。建设内容包括:1条年产6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连续生产线,1条年产6万吨橡胶柔性生产线(溶聚丁苯胶、低顺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共用该生产线)。另外,本次建设1条丁二烯厂外输送管线。 本项目产品主要是溶聚丁苯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和低顺橡胶。 根据以往公告信息,该项目一期计划,产品预计于 2027 年逐步投放市场,项目二期建设将视一期投产后经营状况及未来市场变动等情况综合判断后,再做具体投资决定。 2025-10-22 【轮胎】 -
巴中新材料项目一期明年2月投产,规划年产15万吨PCR再生塑料近日,位于四川巴中经开区的瑞兴天成高分子复合新材料生产项目正稳步推进,一号厂房目前已初具规模。施工方通过增派人员、机械和优化工序等方式加快建设进度,预计明年2月可实现投产。 该项目总体规划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聚焦高分子复合新材料产能建设,计划建成年产15万吨的生产线,产品包括PCR(消费后回收)低碳循环材料、聚碳酸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品类,应用于包装、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一号厂房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内部设两个精品车间,主要承担高分子材料颗粒的精加工环节。 PCR材料作为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收、分选、破碎、改性等工艺实现塑料的再生利用。据行业研究,使用100% PCR塑胶的碳排放量仅为新料的十分之一,在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方面也接近新料水平,正成为日化、包装等行业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选项。 为提升技术竞争力,项目配套建设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致力于新材料研发与成果转化。据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贡献税收约2500万元,并带动数百个就业岗位,逐步形成从研发到销售的产业链条。 从行业层面看,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政策实施,国内再生塑料产业迎来发展窗口。PCR材料在包装、电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不断提升,产能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扩展。巴中作为成渝地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节点,此类项目的落地有望带动区域循环经济集群发展,但也需关注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与市场接受度等现实挑战。 2025-10-22 【节能环保】 -
净利猛增76%!龙头胎企三季度业绩强劲爆发10月20日,中策橡胶集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11.9亿元,同比增长76.56%;营业收入达118.28亿元,同比增长9.77%。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幅达到80.52%,反映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控制成本,推动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有效的财务管理减少了汇兑损失,对利润增长形成支撑。 从经营数据看,2025年第三季度中策橡胶轮胎销量为2854.42万条,同比增长11.22%;实现销售收入100.69亿元,同比增长12.64%。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上升1.28%,呈现量价同步增长态势。同时,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同比下降5.17%,进一步缓解了成本压力。 作为国内轮胎行业龙头企业,中策橡胶近年来持续推进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43.54亿元,较年初增长76.52%,显示出较强的投资和发展意愿。公司以“科技创新+数智驱动”为战略方向,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从行业视角看,当前轮胎产业整体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市场需求分化等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轮胎需求持续上升,具备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中策橡胶凭借其全球排名前列的产业地位和持续投入的产能布局,或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2025-10-21 【轮胎】 -
知名轮胎工厂即将启动美国载重轮胎生产!日前,韩泰轮胎在美国公司表示,其克拉克斯维尔工厂即将开始生产卡客车载重子午线轮胎,这标志着该美国工厂在产能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让操作人员和工程师为 TBR 特定流程做好准备,韩泰从工厂各部门抽调熟练员工组成了专门的TBR启动团队。该团队将在韩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项目,之后再在美国工厂启动调试工作,以确保从第一天起就嵌入流程控制和质量规范。韩泰美国工厂的扩张,预示着韩泰美国当地 TBR 轮胎的生产。 该公司批准了一项 16 亿美元的多阶段扩建计划,在克拉克斯维尔引入 TBR 轮胎制造业务的同时,增加乘用及轻卡轮胎的产量。田纳西州政府文件和公司声明显示,随着项目的扩大,将新增约 1200 个就业岗位。韩泰已表明,其克拉克斯维尔工厂最初的 TBR 日产量目标约为 3000 条,待生产线稳定后,年产量将逐步达到约100万条轮胎。该公司今年的简报还提及,二期和三期工程将并行推进以加快完工。美国本地生产的载重轮胎缩短了北美车队和经销商的交货周期,增强了应对海运中断,抵抗风险的能力,并扩大了韩泰在美国制造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公共招标和大里程合同的需求。 韩泰的目标不仅是将其TBR轮胎生产基地扩大到美国,而且实施在当地采购下一代产品的“双轨战略”,以克服美国的高关税并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韩泰在英国增长计划下扩充卡车和客车团队,韩泰英国分支机构今年扩大了商业覆盖范围并提升了业务能力,任命了资深卡车和客车专家来支持车队客户。Daventry韩泰中心的启用进一步凸显了其对该市场的物流准备。这些发展表明,随着新载重轮胎产能的上线,该品牌正在整合销售、服务和供应环节。 2025-10-21 【轮胎】 -
我国牵头制定的钢帘线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近日,由中国牵头制定的ISO 23475-2:2025《钢帘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粘合力测试》(Testing method for steel tyre cord—Part 2: Adhesion test)已正式批准发布。 ISO 23475-2于2023年5月在ISO/TC17/SC17“钢/盘条与钢丝”分技术委员会正式立项,该项目由贝卡尔特(中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联合提出,江苏兴达、山东大业、通力轮胎、南钢和首钢参与,同时联合国外相关专家共同制定。该标准规定了用于子午线轮胎的钢帘线的粘合力测试方法,专家们针对粘合力测试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测试的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多次研讨,最终达成标准技术共识。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钢帘线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钢帘线作为子午线轮胎的关键骨架材料,其与橡胶间的粘合性能直接关系到橡胶制品的使用安全性和服役寿命,也是评价钢帘线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因此,对粘合性能进行准确测试至关重要。目前,由于缺乏通用的ISO标准,各国普遍采用本国标准进行测试,导致在测试项目的定义、方法描述以及结果判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该国际标准的发布不仅将填补钢帘线领域的试验方法空白,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更将推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显著提升我国在制品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2025-10-21 【轮胎】 -
可口可乐港建成首个饮料瓶循环利用体系,食品级再生PET工厂投产为持续倡议及投资完善的回收系统,并减少饮品包装废物,可口可乐及太古可口可乐10月14日对外正式宣布,该公司成为本港首家实现本地回收塑料瓶,并且转化为全新饮料瓶的企业。本地生产的500毫升可口可乐饮品及1.5公升以下的bonaqua矿物质水,所使用的塑料瓶大多由本地再生塑料生产。 太古可口可乐投资了香港第一个准食品级再生PET工厂:塑新生有限公司,支持香港当地实现回收转化方案。塑新生每日最高产能可以达到200万个塑料瓶,但目前每日只处理量约为80万个,因此,当地的社区需加大回收力度。可口可乐针对1125名本地消费者的调查显示,67.29%市民表示会尽量回收饮品包装,但77.16%指回收设施不足或不方便为最大挑战,24.09%担心回收物未被妥善处理。调查还显示,63.56%受访者优先考虑购买环保包装饮品,80.98%表示生产商可持续发展举措会提升购买意欲。 可口可乐香港多年来,一直持续增加再生塑料用量,并且在包装上不断进行创新。多个公司品牌自2019年起已开始使用再生PET。每支500毫升bonaqua矿泉水瓶仅重11.8克,比一般PET瓶轻52.8%。 可口可乐公司香港及澳门区总经理李咏贤表示,产品包装是最大广告招牌,通过重新设计,利用品牌影响力教育消费者参与回收。她补充到,该公司将继续用本土工厂转化本地回收的塑料瓶,为香港提供本地回收方案。 2025-10-21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