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资1.5亿美元深耕老挝橡胶,5000公顷种植项目落地博胶近日,老挝博胶省巴塔县政府与来自中国的云南辉祥宏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代表举行工作会议,就一项橡胶产业发展合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磋商。该项目标志着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实质性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框架,云南辉祥宏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计划在巴塔县投资发展橡胶种植产业。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在该县区域内分阶段种植总计5000公顷的橡胶树。整个合作周期设定为30年,总投资规模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亿元)。 作为投资方,云南辉祥宏公司承诺承担前期种苗投入,向当地参与项目的农户免费提供橡胶树苗。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将系统性地提供涵盖橡胶树种植、日常养护以及割胶技术在内的全套培训,以提升当地农户的专业技能和橡胶生产效率。项目背景与拓展 此合作契合了老挝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的战略方向。橡胶产业是老挝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在国际市场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位于中老经济走廊沿线区域,未来有望借助区域互联互通(如中老铁路)提升物流效率。据公开资料显示,老挝橡胶种植面积近年稳定增长,但深加工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此类合作有助于引入技术和管理经验。 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责。农户在接收并种植由工厂提供的橡胶树苗后,需履行将收获的天然乳胶销售给该指定工厂的义务。这一“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旨在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明确的产品销路。项目预期影响 该项目的实施预计将直接带动巴塔县及周边区域的农业就业,为当地居民创造稳定的种植、养护及割胶工作岗位。从长远看,若能顺利实施,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当地橡胶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并可能为未来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如初级加工)奠定基础。其成效将取决于后续的技术落地、市场对接以及双方合作的持续稳定性。 2025-07-07 【轮胎】
-
陕西轮胎大厂,热销200万条2025年过半,陕西各行各业赶订单、忙生产、抓项目、拓市场。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车间内,103D区刚完成生产流程优化升级,单日产能突破2万条。 “前5个月,公司新增中东、非洲等地11家客户,海外市场轮胎销量同比增长了14%。公司产能提升,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延长橡胶总经理助理王国强说。 在“一带一路”市场,继2024年9月成立中亚办事处后,公司今年4月挂牌成立东盟办事处,如今又把筹建非洲办事处提上了日程。 今年3月,延长橡胶携多款高性能产品亮相新加坡轮胎及汽修汽保展,3天接待客户100余家;5月,参加了意大利博洛尼亚展,在泰国曼谷进行了产品推介;6月,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与85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统计显示,前5个月,延长橡胶新拓展54家海外市场客户,销售轮胎201.85万条。 2025-07-07 【轮胎】
-
年处理80万吨废塑料!河南重大再生项目二期开工6月28日,2025年二季度河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安阳分会场设在滑县河南加佰加化纤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涤纶纤维产业基地项目现场。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回收废旧塑料80万吨,年产各类高性能差别化涤纶短纤产品60万吨,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1000个。 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稳定投产,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期投产后半年多来,已逐步达到预期处理能力,项目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服装、家装、建筑等领域。 2025-07-07 【节能环保】
-
超24亿投资稳步推进,知名胎企深化智能制造与全球布局近日,贵州省最新公布的《2025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中,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个轮胎相关项目入选。这些项目均为续建工程,目前正按计划有序建设中,标志着贵州在轮胎制造领域的持续投入。 入选项目具体包括位于修文县的两个轮胎制造项目,以及贵阳高新区的一个研发总部项目。其中: 修文县130万条实心轮胎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项目进展较快,已于2024年12月1日实现首条轮胎下线。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30万条实心轮胎的能力。实心轮胎主要应用于工业车辆和特种作业场景,市场需求稳定。 修文县年产38万条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项目:作为贵州轮胎厂四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达19.4亿元,于2022年10月1日动工。目前,项目第一标段已完成竣工验收。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是工程机械的关键部件,其智能制造升级有助于提升产品性能和一致性。 贵阳高新区绿色轮胎工程技术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约22亩,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该中心将专注于绿色轮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与修文县的生产基地形成“研发-生产”的紧密协同,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环保性能。当前,在全球环保法规趋严和消费者偏好转变的背景下,绿色、低滚阻轮胎技术已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全球化布局同步推进:越南项目瞄准乘用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轮胎的海外布局也在同步进行。公司正在越南建设的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总投资约2.28亿美元,预计将于2025年内建成投产。这是贵州轮胎首次进入乘用车轮胎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项目将与国内的研发和工程机械轮胎制造能力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国内研发+海外生产”的全球化运营模式。这一布局不仅有助于企业开拓新的乘用车轮胎市场,也是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贴近区域市场的重要举措。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头部企业正积极通过海外设厂优化供应链布局,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客户并分散风险。 这三个国内项目加上越南项目,展现了贵州轮胎在智能制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球化拓展上的综合布局,总投资规模超过24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为贵州轮胎巩固其在商用车轮胎领域优势、拓展乘用车轮胎市场奠定基础,同时也契合贵州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的产业方向。 2025-07-04 【轮胎】
-
轮胎集团,配套市场重大突破!近日,在辽宁丹东举行的“经典焕新,智驭未来”2025年黄海汽车新产品品鉴会暨丹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揭牌仪式上,雄鹰轮胎展示了其为黄海汽车全系皮卡提供的轮胎配套产品。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现代化皮卡整车生产企业之一,具备整车自主研发能力。此次品鉴会上,黄海汽车推出了涵盖多动力、智能化、全场景应用的新系列皮卡产品。 为满足主机厂对高端化、定制化配套的需求,雄鹰轮胎持续优化其产品。此次为黄海汽车的翔龙、蛟龙、威龙等全系车型提供的配套轮胎,包括雄鹰品牌SOLITUDE系列和驰风品牌WZR505系列等多款高性能产品。这些轮胎旨在满足不同车型对节能、安全及耐久性的严格要求,助力提升黄海皮卡在操控性、舒适性和能效方面的表现。 此次与丹东黄海汽车达成全系车型配套合作,标志着雄鹰轮胎在主机厂配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雄鹰轮胎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创新能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轮胎解决方案,以响应市场对高性能、个性化轮胎产品的需求。 2025-07-04 【轮胎】
-
轮胎企业5.3亿元投资炭黑生产近日,按照12年前项目规划,更为了满足全钢胎项目重启后,对炭黑产品的需求,中策橡胶(安吉)有限公司决定投资投资52959万元,上马炭黑产能,自产自用。 据了解,项目在自有63亩土地上进行建设,新建厂房4.2万平方米,建设年产12万吨硅碳新材料生产线。 炭黑产品不仅有效提升中策安吉轮胎、两轮车胎产品的各项性能,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炭黑尾气的直接排放,实现了炭黑尾气的综合利用,利用蒸汽发热,炭黑尾气发电装机容量7.5MW,从而达到绿色能源循环节能减碳的目的。 项目全部使用自由资金,其中设备购置费2.22亿元,安装工程1.22亿元。预计12月底开工,建设期为2年。 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25亿元,年均利润8619万元。 目前,中策安吉工厂已经建成投用5个智能立体库,全程运用自动化智能仓储系统进行原材料和胶片、帘布的储存,其中炭黑立体库,属于国内首创。 2025-07-04 【轮胎】
-
中国航天热解技术破解塑料污染难题,沙特巨头押注!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是北京航天推进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注于石化技术与装备工程,尤其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表现出色。“航天热解SHCP®技术”是航天石化的原创性研发。 该技术依托火箭发动机燃烧、传热和密封技术,采用固体热载体循环机械流化加热的有机固废热解处理技术,进而将废塑料在绝氧环境中加热分解,生成热解油、热解气、热解碳。 热解气和热解碳作为燃料,为系统自身提供热解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利用分离后高温烟气余热产生蒸汽用于装置自用和外供,最终输出热解油、蒸汽。热解油可作为燃料油,也可作为炼厂原料深加工为成品油或化工品,实现废塑料同级循环利用。 北京航天石化于2024年12月申请了“一种废塑料热解产物完全利用的系统及方法”专利(CN119912959A),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废塑料热解产物综合利用方案。该技术通过热解气二氧化碳捕集与超临界制备、热解碳气化制合成气、热解油分馏及催化裂解等步骤,实现废塑料全组分的高效转化,最终产出石脑油、燃料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解决了传统热解油直接流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问题。 此外,2025年4月公开的另一项专利“一种废塑料热解油气除尘及催化提质一体化装置”(CN119752494A)进一步优化了热解油气的净化与提质工艺,通过集成除尘、催化反应和氮气反吹系统,显著提升了油品质量,降低了后续精制成本。 市场应用上,北京航天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于2023年签署了航天热解SHCP®技术准入许可协议,标志着其技术获得国际化工巨头的认可。该技术的高传热效率、低废弃特性及原料适应性(可处理混合低值废塑料)成为合作的核心优势。这些特性被认为能够支持SABIC的TRUCIRCLE™可持续产品组合,加速废塑料的低碳回收。 2024年初,北京航天石化在内蒙古推进其首台套工业化示范项目——5万吨/年废塑料化学回收耦合油泥资源化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处理生活垃圾、农业地膜等废塑料,并协同处置油田油泥危废,实现区域废弃物的协同资源化。 航天热解团队从完善工艺包到核心设备工程化攻关,再到工程详细设计,解决了从中试技术到工程放大的大量设计细节问题。目前,装置工程设计进入收尾阶段,核心设备正在加紧制造,设备采购订货基本完成,工程现场配套办公楼、物料库实现封顶,预计到年底装置钢结构和主体设备及配套公用工程将完成安装施工,预计将在2025年投产。 2025-07-04 【节能环保】
-
工业4.0落地北非:700万条年产能现代化轮胎基地2026年投产阿尔及利亚本土制造企业El Hadj Larbi Industry (EHLI) 与其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知名轮胎制造商双星,正稳步推进在阿尔及利亚的大型轮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被视为提升该国轮胎制造能力的关键一步。 近日,该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EHLI已正式与阿尔及利亚工程承包商Rekima签订合同,委托其负责工厂内核心工艺单元——“橡胶混炼车间”的建设工程。该车间对轮胎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达3亿欧元,目标是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的轮胎生产基地。根据规划,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700万条轮胎,具体包括500万条乘用车轮胎和200万条卡客车轮胎。这一产能规模将显著提升阿尔及利亚的轮胎自给率。行业数据显示,阿尔及利亚轮胎市场目前仍高度依赖进口,本土化生产有助于减少外汇支出并稳定供应链。 双星作为重要的战略伙伴,不仅为项目提供了500万欧元的直接投资,更关键的是将其实践成熟的“工业4.0”技术体系引入合作。这包括应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这种技术赋能预计将帮助EHLI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并提升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双星此前在青岛的“工业4.0”工厂已展现出其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经验。 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建设并启动运营。该工厂的落成不仅将满足阿尔及利亚国内日益增长的轮胎需求,也将为当地创造可观的技术岗位和就业机会,并有望通过出口潜力为阿尔及利亚制造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EHLI与双星的合作,是基于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的一次务实尝试,其进展受到当地产业界的关注。 2025-07-03 【轮胎】
-
5亿美元轮胎工厂,签署意向书6月24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选择美国”投资峰会上,英国电动汽车轮胎公司ENSO公布了与美国进出口银行(U.S. EXIM Bank)合作建造美国首家碳中和轮胎工厂的计划。 目前,ENSO公司已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意向书。该工厂总投资5亿美元,计划分两阶段推进。一期工程预计于2027年完工,届时将形成年产500万条电动汽车轮胎的能力,并为当地创造600个就业岗位。 待工厂全面达产,年产能将跃升至2000万条轮胎,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将增至约2400个,这一产量将占美国年度轮胎市场总量的8%。 这座工厂将采用碳中和的原材料、建筑材料,并使用100%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来源:橡胶谷(R-11) 2025-07-03 【轮胎】
-
知名轮胎工厂投资15.7亿建设绿色基地!近日,寿光福麦斯轮胎有限公司宣布在山东寿光羊口镇启动一项总投资达15.7亿元的重大产能升级项目。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座年产1200万套超高性能环保型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旨在满足市场对高端轮胎产品的需求,同时推动企业绿色制造转型。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24亿元,并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将采用多项行业领先的绿色制造技术,包括氮气硫化工艺和电子束辐照技术,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控制。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还将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规划中明确提出,70%的产能将优先供应新能源汽车及高端乘用车市场,以契合行业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福麦斯轮胎的全球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其位于柬埔寨的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启动建设,设计年产能为8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预计2025年7月正式投产。 该海外工厂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福麦斯轮胎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增强其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作为国内半钢子午线轮胎领域的重点企业,福麦斯轮胎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乘用车轮胎、SUV轮胎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配套轮胎的研发上取得显著突破,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来源:轮胎国际视角(R-11) 2025-07-03 【轮胎】
-
“全球首款”可家庭堆肥的化妆品滴管2025年6月20日,英国伦敦的可持续包装开发商Shellworks(壳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完全可在家中堆肥的移液滴管,为美容和保健行业的可持续包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该公司表示其可家庭堆肥解决方案已经取代了90多吨传统塑料。 用于精华液、精油和保健产品的滴管通常由玻璃、橡胶和塑料等材料制成,由于体积小,容易从回收设备中滑落,导致几乎所有滴管最终都被填埋或焚烧,每年造成数百万单位的废物。 Shellworks推出的这款滴管采用了该公司曾两度获得Dieline奖的无塑料材料Vivomer。这种材料由植物等废弃生物质制成,通过发酵转化为类似塑料的材料,天然不含塑料、石油和有毒添加剂。 Vivomer材料集玻璃、陶瓷、塑料和橡胶的特性于一身,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稳定,只有在家庭堆肥环境中处理后才会分解,甚至在垃圾填埋场中分解的速度也与纤维素相似。经过两年的研发,Shellworks目前已具备每年240万套滴管解决方案的生产能力,并具备扩展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Shellworks的可生物降解包装解决方案已被Wild、Abel、Eclo等品牌所采用,该公司正在与英国、欧盟和美国的10多个品牌洽谈,准备将这项创新技术推广到整个行业。 Shellworks在2022年获得了460万英镑(4485万人民币)的种子资金,以支持这一创新的发展。随着一支由24名创新者组成的团队不断壮大,以及全球范围内超过180万个包装解决方案的发货量,Shellworks正在推动可持续包装行业的边界。来源:生物塑料研究院(R-11) 2025-07-03 【节能环保】
-
热成型PET瓶盖破解回收难题!20余家企业推进认证!近日,美国加州材料科技公司Origin Materials, Inc. 宣布其开发的适用于饮料容器(含碳酸饮料)的全PET瓶盖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技术被视为提升塑料包装回收效率的关键路径之一。技术核心:热成型替代传统工艺 当前饮料瓶盖普遍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或PP(聚丙烯)材质,通过注塑或压缩成型制造。虽然这些材料与PET瓶身的PCO 1881标准螺纹瓶口能实现密封,却导致回收环节需进行复杂的塑料分拣——混合塑料会降低再生料价值。Origin的创新在于利用热成型技术生产出能有效密封PET瓶的PET瓶盖,理论上可简化回收流程,提升单一材质包装比例。 据Origin高级技术总监杰伊·哈南透露,该技术自今年二月起已在美国投入生产。其优势在于可直接利用现有热成型设备,无需大规模更换生产线,降低了初期投入门槛。去年推出的专用系统“CapFormer™”进一步支持了该技术的商业化能力。市场合作:广泛兴趣与认证现实 在近期与投资者的沟通中,Origin证实已有超过20家企业正在或准备对其PET瓶盖进行认证,其中包括6家《财富》500强企业。公司还宣布与一家未具名的“数十亿美元规模”包装巨头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即饮饮料、葡萄酒和烈酒市场的大规格PET封盖解决方案。商业化挑战:认证周期长于预期 然而,Origin首席执行官约翰·比塞尔坦承技术推广面临现实阻力:“客户的产品认证时间超出我们早期预测。”为此,公司将商业规模收入的预期启动时间推迟了1-3个季度。 比塞尔解释,新瓶盖的认证通常需1-2年,且是一个动态迭代过程。这与包装行业对新材料引入的审慎态度一致——国际包装研究机构AMI Consulting的报告指出,食品接触级包装新部件的认证普遍耗时12-24个月,涉及密封性、迁移测试、长期稳定性等多项严苛指标。 他指出,最初乐观预估(6-12个月)源于客户对达成回收与减量目标的迫切需求。但实践中发现,尤其对于测试要求严格且多样化的大型客户,完整认证周期更符合行业常规。这并非简单的“通过/失败”测试,而涉及“设计-生产-运输-测试-反馈-改进”的多轮循环。拓展背景:循环经济驱动技术革新 Origin的技术响应了全球日益严格的包装可持续性要求。据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RE)数据,单一材质PET包装的回收率理论上可比混合材质提升15%-20%。美国塑料回收商协会(APR)也积极推动设计指南(如Critical Guidance)以促进包装回收兼容性,全PET瓶盖符合这一方向。尽管短期面临商业化节奏的调整,Origin的探索为高价值PET回收提供了技术路径。 2025-07-02 【节能环保】
-
泰国“零关税”橡胶,可能从云南试点入境!据泰媒报道,泰国国家胶农网络机构日前透露,在与中国的磋商中,中方工厂准备试点直接从胶农处购买300吨橡胶,通过湄公河流域经由云南入境,以便关税税率从20%降至0%。 目前,泰国向中国出口天然橡胶,需缴纳20%或1500元/吨的进口关税。 泰国国家胶农网络机构主席提拉猜·塞恩盖奥(Thirapol Saengkaew)称,这个试点项目,通过湄公河流域,经清莱府清孔县水路运输,旨在争取获得与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同等的“零关税”待遇。中方代表正与政府进行讨论。 通常泰国橡胶出口会通过出口商进行。过去,部分橡胶为了获得0关税,会绕道经由老挝出口。如果泰国能直接以“零关税”向中国出口,就不必再绕道老挝。提拉猜·塞恩盖奥称,双方正在就此进行直接讨论。 据介绍,泰国橡胶管理局(RAOT)正努力推动和支持胶农能够绕过中间商直接出口。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社或有出口潜力的胶农机构(如国家胶农网络机构),胶农就能获得全额收入,不会被扣取手续费。来源:中国橡胶网(R-11) 2025-07-02 【橡胶制品】
-
日产超7000条,该轮胎厂爆单近日,据山东寿光报道,跃龙橡胶赶订单,全力以赴抢进度,以实际行动和实干业绩决战二季度。 跃龙橡胶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条条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快速成型。 据企业副总经理刘永德介绍:“目前两条生产线日产超7000条,订单已排至8月底。”仓库内品质精良、价格优势明显的轮胎,是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利器”。 跃龙橡胶旗下拥有凯通、易通、康耐斯、奥耐特、康力达等商用轮胎品牌。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斩获国家专利101项,其中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凭借3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公司构建了覆盖国内六大区域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源:车辕车辙网(R-11) 2025-07-02 【轮胎】
-
570万套轮胎扩建项目重启环评!东北知名胎企全面转向子午胎战略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生态环境部门公示了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的环评信息。该项目是对原有“年产460万条子午胎扩建计划”的重新报批,计划在现有厂区内新增产能570万套轮胎,具体包括460万套/年半钢子午胎和110万套/年全钢子午胎。产能结构战略调整 现状基础:当前桦林佳通年产能为378万套,其中斜交胎248万套(占比约65.6%),半钢子午胎100万套,全钢子午胎30万套。 扩建目标: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达700万套/年,其中半钢子午胎560万套、全钢子午胎140万套,斜交胎生产线将全部退出。 技术升级意义:此举使子午化率从当前的34.4%提升至100%,符合《橡胶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子午胎渗透率已超94%,斜交胎逐步退出主流市场已成行业共识。环保措施与基础 项目依托现有环保设施,包括: 烟气治理:2台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长袋脉冲除尘+双碱法脱硫+SNCR脱硝”工艺,经120米高烟囱排放; 粉尘控制:密炼车间炭黑粉尘由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30米排气筒排放; 车间废气:其他生产环节废气均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行业背景参考:生态环境部2023年发布的《工业锅炉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将“SNCR脱硝+高效除尘脱硫”列为推荐技术路线。*项目定位与行业趋势 此次扩建不仅是产能提升,更是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型。国家轮胎产业政策明确鼓励发展节能、安全的子午线轮胎,限制斜交胎产能。子午胎相比斜交胎可降低滚动阻力20%-30%,助力车辆节能减排。 2025-07-02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