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又一家山东轮胎企业在越南建厂近期,山东昌丰轮胎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昌丰轮胎”)宣布在越南建设年产16万条全钢、80万条半钢轮胎生产基地。 昌丰轮胎在越南建厂有助于改善市场供应,面对国内轮胎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海外工厂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同时减少国际局势对立带来的影响。 越南的地理位置优势让其成为连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枢纽,有助于昌丰轮胎更好地服务周边国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然,通过在越南建厂,昌丰轮胎也能够吸取当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昌丰轮胎在越南建厂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昌丰轮胎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提高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昌丰轮胎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资产超过20亿元人民币,员工2500余人。公司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拥有两家工厂,年产半钢子午线轮胎1200万套。 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昌丰轮胎将继续深化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提升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昌丰轮胎在越南建厂是一个多赢的战略决策,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还能够促进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12-04 【轮胎】
-
供销合作总社:建设1万个标准规范回收站点,打造500个绿色分拣中心12月3日,商务部召开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在国家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有效推动健全城乡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助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对此,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部长马继红表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重要业务。近年来,全系统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在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全系统拥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5万个、分拣中心超过470个,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约占全社会的三成。下一步,供销合作社将加快推进“815工程”,更好发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力军作用。 一是推进《全国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五年专项规划(2024—2028年)》落地落实。为助力国家“两新”行动和绿色发展,今年8月,供销合作总社编制了5年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县域分拣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中转站为节点、村(社区)回收网点为前端、加工利用园区为后端的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围绕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便捷高效的回收网络、加快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业务,提出加快实施“815”工程,即培育壮大80家左右的骨干企业,建设1万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打造500个绿色分拣中心。目前,规划正在有力有序实施。 二是发挥供销合作社各类经营服务网点“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作用,积极拓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县域经营服务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城乡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拓展废旧家电家具、农用车辆、农机具、废旧农膜等重点品种回收渠道,进一步提升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是发挥系统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服务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鼓励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企业与家电生产、销售、平台企业合作,承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任务,畅通家电、家具更新消费链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智能化、精细化拆解,扩大废旧家电规范拆解规模。 四是推动数字化赋能增效,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引导系统再生资源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畅通回收、中转、分拣、拆解、加工、利用链条,逐步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线上一张网”。同时,发挥好总社所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和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作用,积极承接再生资源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任务。 2024-12-04 【节能环保】
-
130万条实心轮胎智能制造项目,首胎下线!12月1日,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130万条实心轮胎智能制造项目”,首条轮胎顺利下线。 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该项目新建实心轮胎车间和钢瓶库,搬迁安装原有实心胎生产设备,新购安装成型、硫化工段生产设备。建成后,全厂实心轮胎年产能达130万条,总重量约5.83万吨。 近年来,贵州轮胎持续在工程机械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和农业机械轮胎等方面,加大产能投资力度。此次产出的轮胎具备寿命长、安全系数高、耐磨耗、抗撕裂、耐疲劳、免维护等特点,将广泛适用于低速度、高负载运行的工业车辆。 2024-12-03 【轮胎】
-
轮胎集团转型,领跑行业!11月30日,第三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召开。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了2024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 双星集团凭借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卓越实践与突出贡献,荣获2024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该集团是轮胎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此次入选,充分说明双星在践行“双碳”战略、绿色转型等方面的成果,获得了普遍认可。 据了解,双星集团是青岛市属国有企业,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其拥有橡胶轮胎、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绿色生态循环利用三个产业,以及青岛双星、韩国锦湖两家上市公司。2023年,双星集团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149%。 目前,双星集团轮胎营业额位居全球第十位、中国第二位、山东第一位。其中,轿车胎和海外销售额,位居中国企业第一位。2024年,“双星轮胎”成为中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轮胎品牌。 近年来,双星积极贯彻国家“双碳”部署要求,实施“新四化”战略,推进轮胎全寿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流程机制,建成全球顶级的VPD数字孪生设计体系;全球首创“全防爆”轿车安全轮胎、环保省油“稀土金”卡客车轮胎、EV95高端定制化新能源轮胎。 同时,双星在废旧橡胶循环利用领域,布局建设多个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工业4.0”智能化工厂,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目前,双星的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双星集团表示,将以此次入选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为契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 2024-12-03 【轮胎】
-
七家企业联手,全球首个生物基PET瓶问世!近日,全球首个生物基PET瓶近日由PET树脂制造商Indorama Ventures牵头,携手六家行业巨头共同推出。这一创新产品由日本三得利集团率先应用于其选定的产品生产线中。 据悉,首批生物基PET瓶数量将达到4500万瓶,它们将承载着三得利旗下的特色饮料走向市场。而未来,三得利更计划将这一环保材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至更多产品线。此次合作汇聚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多家领军企业,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在这一合作体系中,三菱公司负责整个供应链的统筹管理,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Neste公司则利用其在ISCC+认证工厂中的先进技术,将废弃食用油转化为生物基石脑油,为生产提供了关键原料。随后,三井化学公司在其ISCC+工厂中,将生物基石脑油进一步加工成生物对二甲苯的中间材料。ENEOS公司采用质量平衡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将中间材料转化为生物基对二甲苯,为生物基PET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Indorama Ventures则利用这些生物基对二甲苯,生产出PTA(对苯二甲酸),并在其ISSC+工厂中与MEG(单乙二醇)反应,最终生成了生物基PET。岩谷公司则负责将这一环保树脂从生产线安全高效地运送到三得利集团,由其加工成生物基PET瓶。 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各行业领导者在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时的团结与智慧,更标志着在减少PET生产环境足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采用质量平衡方法,整个生产过程确保了生物基材料能够透明、有效地融入PET瓶中,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产品选择。 2024-12-03 【节能环保】
-
知名轮胎工厂推进51亿轮胎项目近日,安徽省六安市委书记方正赴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合作。 山东玲珑轮胎董事长、总裁王锋,副总裁李伟、孙松涛等陪同考察。市委秘书长汪宏军等参加考察。 方正一行先后参观企业研究总院和PCR六厂,详细听取企业发展历程、战略布局等情况介绍。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企业宣传片,听取了玲珑轮胎六安项目建设保障工作情况介绍。 方正说,玲珑轮胎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积极适应汽车市场新形势、新需求,深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始终保持向上向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安徽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大省,新能源汽车处于快速上升期,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六安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希望双方密切沟通,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六安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实现合作共赢。 王锋对方正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安徽省及六安市发展快、变化大,玲珑轮胎对六安项目充满信心。当前,玲珑轮胎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塑造品牌、开拓市场,寻求更好发展。企业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裕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为六安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10月18日,方正与王锋一行就进行了一次会面,双方就玲珑轮胎六安项目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玲珑轮胎安徽项目位于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为“年产14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和“3万吨废旧轮胎资源再生建设项目”。 轮胎生产项目总投资为51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1200万套乘用及轻卡子午线轮胎(包含400万套自愈合静音绵轮胎)和200万套卡客车子午线轮胎。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8.18亿元。 废旧轮胎资源再生项目总投资为1.45亿元,建成后年可处理废旧轮胎3万吨,其中1万吨用于废旧轮胎翻新,2万吨利用废旧轮胎生产液体再生胶等产品。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 2024-12-02 【轮胎】
-
1.22亿元,投资生物基水溶性塑料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报道,Lactips是一家法国初创公司,利用天然材料制造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聚合物,最近该公司已筹集1600万欧元(约1.22亿元人民币)的新资金。 本轮投资由SWEN Capital Partners管理的蓝海基金牵头,并由GO CAPITAL管理的Impact Ocean Capital基金提供支持。这轮融资还吸引了SPI基金的参与,该基金由Bpifrance代表法国政府、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dédevelopment)以及家族理财机构Sogive管理。 Lactips设计、开发和销售一种100%天然聚合物,其来源于哺乳动物乳汁中天然蛋白质,如酪蛋白,其产品可食用,可大量生产,并具有很强的阻隔性。 据报道,这种材料在所有环境中都是水溶性和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这意味着它不会导致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问题。Lactips目前的产品包括水溶性包装、耐用包装和注塑一次性塑料。 Lactips公司由Marie-Hélène Gramatikoff和Frédéric Prochazka创立于2014年成立,现在刚好是10周年,目前该公司拥有45名员工,旨在创造无塑料、基于生物的传统塑料替代品。2021年在圣保罗-恩雅雷斯新建了一个25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计划将其产能提高至10000吨。前述1600万欧元的投资将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圣保罗-恩雅雷斯工厂的产能,以进军美洲和日本市场。 2022年,Alexis von Tschammer接替Gramatikoff成为Lactips公司首席执行官。Tschammer表示:“影响力基金进入我们的资本,是对我们长期增长潜力的真正认可,也是对我们在全球生态转型中负责任发展的承诺。”。他总结道:“我们的历史股东再次确认了他们对乳糖的承诺。这些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我们实现雄心壮志提供了手段。” 2024-12-02 【节能环保】
-
签约金额3600万元!轮胎海外项目有新进展11月26日,越南(胡志明市)—中国(贵阳市)经贸交流会在胡志明市召开。交流会上,3家贵阳企业签约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贵州轮胎签约金额为3600万元。 截至目前,贵州轮胎越南工厂一、二期项目,已经满产。11月25日,贵州前进轮胎厂(越南)三期Ⅱ标段工程正式开工。 该项目位于越南前江省新福县龙江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胎。越南前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永,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等出席开工仪式。 2024-11-29 【轮胎】
-
120万轮胎项目,建设加速度据报道,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新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 设中。该公司负责人称,其炼胶中心及高性能绿色环保节能型轮胎项目,总投资9亿元。 这个项目占地面积161亩,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主要建设节能型轮胎生产车间、炼胶中心、原材料库、成品库;新增压延压出设备、密炼机生产线、成型硫化设备、裁断钢丝圈设备等。 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能120万套,预计实现年产值14.85亿元。 2024-11-29 【轮胎】
-
合成生物学助力塑料降解的未来之路:来自“活”塑料的突破性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活”塑料的开创性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利用微生物实现塑料自我降解的新策略。这一创新不仅有望彻底改变当前塑料废弃物处理的模式,也为未来的环保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此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所提出的“活”塑料概念,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研究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微生物进行改造,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塑料降解酶。这些降解酶可以有效地分解塑料中的高分子链,从而将塑料降解为环境中无害的小分子。整体研究思路 更为创新的是,研究人员将这些酶的生成孢子嵌入到塑料基质内部,使塑料材料本身具备了自我降解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塑料制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时,只需要特定的激活条件(例如一定的湿度、温度或特定的化学信号),塑料中的微生物孢子就会被激活,从而启动塑料的降解过程。这样一来,塑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保持了其原有的物理性能,但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自我降解减少对环境的负担。两种酶对PCL塑料的降解机理示意图 这一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三大关键步骤:基因编辑、材料嵌合与条件激活。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对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使其能够在塑料环境中保持存活并分泌特定的降解酶。此过程需要确保微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缺乏营养的塑料表面依然能够有效工作。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材料嵌合技术,将这些微生物的孢子嵌入到塑料基质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确保微生物在嵌合到塑料材料中后仍具备活性,是技术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团队通过反复的实验,选择了适合的嵌合方式,使得微生物孢子能够在塑料基质中长期保持活性,同时不会影响塑料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 最后,通过外部条件的激活来启动降解过程是这一技术的核心创新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控制湿度、温度以及化学物质的浓度,可以有效激活嵌入塑料中的微生物,使其开始分泌降解酶。这一条件激活的设计确保了塑料在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和在废弃阶段的可降解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活”塑料研究,为塑料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项创新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理念上启示了人们,即材料的设计不应只关注其使用性能,还应将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纳入考量。 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的进一步融合,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成果,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通过全社会的协同合作,“活”塑料等绿色材料的广泛应用,必将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2024-11-29 【节能环保】
-
中国轮胎出口再创新高近日,中国轮胎出口在2024年10月再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不仅同比大幅提升,环比亦有显著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轮胎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当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总量飙升至8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4%,且较上月增加了5万吨。出口金额也达到了138.49亿元,同比增长11.5%。 在更细分的市场领域,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为77万吨,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约为133.38亿元,同比增幅为11.3%。以条数计,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到了5636万条,同比增长15.5%。累计至2024年10月的数据同样令人瞩目。 据了解,今年前十个月,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已达774万吨,同比增长5.2%,出口金额累计约1363.7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为747万吨,同比增长4.9%,出口金额累计为1313.52亿元,同比增长5.4%。按条数计算,1至10月中国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56395万条,同比增长10.4%。 中国轮胎出口的持续增长,不仅体现了国内轮胎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彰显了中国轮胎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劲竞争力。与欧洲汽车产业链所面临的挑战相比,中国轮胎制造商正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策略,积极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 米其林等欧洲轮胎巨头因市场变化和成本压力而缩减产能之际,中国轮胎的低成本优势却对欧洲制造商构成了严峻挑战,可能引发全球轮胎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2024-11-28 【节能环保】
-
年产能为16000吨,SGR在法国成立了第二个PET回收工厂SGR是SGT集团的子公司,其位于法国大西洋卢瓦尔的雷泽市的第二个PET回收装置正式落成,进一步加强了其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正如卢瓦尔河地区议员 Jean-Michel Buf 所强调的那样,Rezé 工厂的年产能为 16,000 吨 rPET,是法国西部大西洋卢瓦尔河地区首批 PET 回收单位之一。 在落成典礼上,宾客们参观了将PET薄片转化为优质rPET颗粒的过程。这种回收材料用于制造新的食品级瓶片,符合最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该项目代表了五年内 2000 万欧元的雄心勃勃的投资,使 SGR 分布在 Rezé 和 Chalon-sur-Saône 工厂能够实现每年 28,000 吨 rPET 的总生产能力。 Rezé 的回收装置配备了奥地利NGR公司的液相去污增粘(LSP)尖端技术,确保高效分拣和最佳 rPET 质量。值得关注的设备包括使用人工智能的先进分选系统、确保符合最严格食品级标准的液相增粘和去污技术,以及配备现代色谱仪的高精度控制实验室,用于分析回收薄片。 SGR 还配备了加拿大制造商 Eagle Vizion 的片状分析仪。该设备结合了红外识别、人工智能和颜色识别,以极高的精度绘制回收薄片的流动。借助这项技术,可以检测每个颗粒,并以无可匹敌的精度分析流动物体的不同成分。Flake Analyzer 薄片分析仪不断发展的数据库包含 40 多种类型的聚合物,包括多层聚合物,以及木材、金属和玻璃等材料,提供卓越的分拣和分析能力。 SGT/SGR 总裁 Frédéric Mignot 表示:这个新设施还将有助于减少我们的碳足迹,每年减少 250 辆站点间卡车,从而促进更加可持续的物流。 根据欧盟指令,从2025年1月1日起,所有食品包装必须含有25%的rPET。这项规定强调了包装行业采用可持续回收实践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强化了公司对满足这些要求的承诺,并支持客户向环保包装解决方案过渡。 Frédéric Mignot 回顾了该集团的历史,强调了过去 43 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里程碑。“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提供环保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新的回收工厂,我们进一步减少了初级PET的使用,并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资源。” 2024-11-28 【节能环保】
-
福建11.3亿轮胎厂,部分投产!近日,当地媒体报道了建新轮胎的生产现状。在永安市建新轮胎新建成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快速运转。 “二期项目用地约155亩,总投资11.3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5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及厂房、仓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新轮胎能源管理专员詹述亮介绍。 目前,二期项目已部分投产,年产能270万条左右,可以生产高耐磨、高重载等220多个品种的全钢子午线轮胎产品。 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全钢子午线轮胎系列产品及橡胶制品的企业,建新轮胎凭借高质量、高性价比得到市场认可,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出口欧美、日韩等国。 2024-11-27 【轮胎】
-
轮胎产业集群,挺进前十强11月25日,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前10位名单对外公示。广饶县橡胶轮胎特色产业集群出现在名单中,其支持方向为全钢轮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是承担单位。 据了解,广饶县培育了全国最大的橡胶轮胎产业集群,该集群先后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特色产业集群。 全县子午胎产能达1.76亿条,占全省近一半、全国的近1/4。目前,广饶县内华盛橡胶等骨干企业,已全面完成数字化改造。此外,该县还是“2023年度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 今年,广饶县轮胎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亮眼成绩。前十个月,其轮胎出口额达22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有22家企业的出口额,达1亿元以上永盛橡胶、金宇轮胎等7家企业,出口额超过10亿元。 2024-11-27 【轮胎】
-
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在韩国釜山开幕新华社首尔11月25日电(记者陈怡 陆睿)当地时间25日上午,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韩国釜山开幕。来自178个联合国会员国的1400余名谈判代表,以及来自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23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由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塑料污染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也是历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重点关注的议题。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决定成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努力通过5次会议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项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前4次会议分别在乌拉圭、法国、肯尼亚和加拿大举行,会员国围绕如何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充分表达了观点和意见。 当天开幕的第五次会议是授权期限内完成文书谈判的最后一次会议,受到会员国和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方对在釜山完成谈判抱有较高期待。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防控,通过系统性政策措施建立起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做好国内工作的基础上,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谈判进程,与各方开展沟通和交流,推进会员国弥合分歧,努力为达成务实可行的国际文书作出积极贡献。 2024-11-27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