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镇再生塑料颗粒项目签约!1.2亿元,12条生产线,年回收3.75万吨废塑料5月6日,钱塘镇再生塑料颗粒项目签约仪式在钱塘镇会议室举行,镇党委书记查春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易,镇人大主席蒙文,重庆平祥塑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尤平,四川悦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小凤出席。项目详情 该项目产品为再生塑料颗粒,用于制作汽车内饰零部件、机械设备塑料零部件等,用地面积约40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拟组建塑料再生颗粒生产线12条,建成后年产值不低于1.2亿元,年纳税不低于400万元,可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据悉,该项目达产后可回收利用3.75万吨废弃塑料,实现钱塘镇高新区废旧农膜全部回收,能有效减少塑料垃圾处置量。 2025-05-09 【节能环保】
-
强强联手让AI“看见”塑料分子:谷歌携手陶氏推动塑料循环“登月计划”在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谷歌与材料科学巨头陶氏公司近日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多达 7 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为构建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难题:95%的软包装塑料被填埋 软包装广泛用于日常消费品包装,如麦片、宠物食品、薯片等。这类包装多由多层塑料、金属薄膜或纸张复合而成,虽能高效阻隔空气与水分,但正是这种复杂性,导致其几乎无法通过传统手段分类回收。当前,美国路边回收项目普遍不接收这类塑料,导致其回收率不足5%,约95%最终被送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解法:AI“看见”塑料的分子结构 面对这一挑战,谷歌旗下专注前沿技术开发的创新实验室 X(俗称“登月工厂”)启动了循环经济领域的“登月计划”。该计划利用谷歌构建的庞大塑料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与分子视觉技术,训练AI系统在毫秒级速度内识别出塑料包装的分子组成,并进行高精度分类。 陶氏的材料科学能力成为这一系统的重要支撑。通过双方合作,目前已实现了概念验证阶段的技术突破:AI不仅能够识别复杂材料的种类,还能预测其成分比例,这为回收中心自动分拣及高质量再生原料的生产创造了新可能。实战:试点项目在俄勒冈州落地 目前,该系统已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回收试点中上线测试。传感器结合AI算法,对塑料流进行实时分子级识别和分拣,使回收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高。陶氏则通过旗下 Pack Studios 提供实际材料样本和应用数据,协助优化AI算法,提升其实用性和泛化能力。 此外,陶氏不久前收购了塑料回收公司 Circulus,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回收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力,为此次AI系统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将陶氏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深厚积累与谷歌先进的AI技术相结合,我们希望彻底改变塑料回收的方式。”陶氏包装和特种塑料全球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涵表示。谷歌X实验室方面也强调:“我们对初步成果感到鼓舞,未来几个月将与陶氏持续深化合作,推动系统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实现软塑料真正的闭环循环。” 2025-05-08 【节能环保】
-
巴斯夫推出家庭堆肥淋膜纸,比PLA淋膜薄40%,耐温100°C沸水近日,土耳其Metpack与德国巴斯夫合作,推出经EN13432认证的可家庭堆肥淋膜纸和纸板。Metpack的Ezycompost淋膜纸采用巴斯夫生物聚合物ecovio®70PS14H6(实际上这个牌号在2023年已经推出,详见),具备多项优势:经FDA认证可接触食品,对液体、油脂等阻隔性佳,100°C沸水中保持稳定,使用后家庭堆肥不产生微塑料,能随食物垃圾有机回收。 一些国家在立法的推动下,出现了从纯塑料包装向纸质包装转变的重大社会趋势。但纸张本身并不适合作为很多食品的包装,尤其是含有液体、脂肪成分的食品。 该淋膜纸可用于冷饮杯、微波炉托盘等食品接触场景,能在标准成型产线生产。其淋膜速度比PLA更快,膜层比PLA薄40%,淋膜速度与PE相当;不粘冷却辊,密封和印刷性能好,单/共挤压无需粘合剂。 Metpack相关负责人表示,Ezycompost强度与PE淋膜纸相当,兼具可堆肥性且无微塑料问题,相比PLA加工更快、可家庭堆肥。巴斯夫的ecovio®70PS14H6也适用于工业堆肥,生物基含量70-80%,还有碳足迹更低的BMB牌号。其优异阻隔性使回收纸用于食品包装成为可能。 巴斯夫ecovio®经多项标准认证可堆肥,在食品领域优势显著,通过生物降解减少食品垃圾,促进养分循环,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Metpack是土耳其领先的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家庭堆肥和多层)挤出纸张和纸板加工商,主要利用挤出涂布技术生产定制的阻隔涂层纸板。公司位于伊斯坦布尔,拥有4万平方米的设施,年生产量超过8.4万吨,配备五条独特的挤压淋膜生产线。 2025-05-07 【节能环保】
-
英国引入质量守恒材料计算再生塑料含量,推动化学回收为实现更广泛的再生塑料使用,英国政府计划从2027年4月开始,采纳质量守恒材料(Mass Balance Approach,MBA)作为再生含量的计算方法。质量守恒材料方法是一种监管链模型,允许企业在再生材料与原生材料混合的情况下,通过质量平衡来核算再生含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化学回收技术,因为化学回收的产物通常与原生材料混合,难以通过物理方式追踪再生材料。背景信息 自2022年4月1日起,英国政府对再生塑料含量低于30%的塑料包装征收塑料包装税(PPT),税率在2025年4月1日调整为每吨223.69英镑。这一政策旨在推动企业更多地使用再生塑料,减少对原生塑料的依赖,从而降低塑料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材料方法的优势 推动化学回收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可以处理更广泛的塑料类型,包括难以回收的混合塑料。通过质量守恒材料方法,企业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化学回收的再生材料,从而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简化计算与合规:质量守恒材料方法允许企业通过整体质量平衡来计算再生含量,而无需对每一批次的再生塑料进行单独的物理分离和检测。这大大简化了企业的操作流程,降低了合规成本。 满足政策目标:通过质量守恒材料方法,企业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再生塑料的使用比例,同时确保产品的整体再生含量符合塑料包装税的要求。 2025-05-06 【节能环保】
-
Fraunhofer EMI:突破性碳纤维回收技术实现材料品质无损再生日前,德国弗劳恩霍夫高速动力学研究所(Frauhofer EMI)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一项革命性技术,能够从复合材料中回收连续碳纤维,且完全保持材料性能。该技术通过高功率激光对多层纤维增强树脂基体进行局部高温降解,不仅具有显著生态效益,更蕴含巨大经济价值。 Fraunhofer EMI团队研发的新工艺,成功实现了废旧复合材料中纤维的高效再生利用,且完全不影响其力学性能。而现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回收技术需经粉碎处理,导致纤维长度缩短并引发降级回收。缠绕结构的"剥洋葱式"回收术 针对热固性复合材料,Fraunhofer EMI团队采用高功率激光精准剥离纤维增强体,尤其适用于高压储氢罐回收。这类容器通常采用连续碳纤维粗纱缠绕塑料内胆,以承受高达70MPa的内部工作压力。 创新回收技术的核心突破:通过局部高温分解去除碳纤维周围的热固性树脂,同时纤维本身几乎不受损伤。"工艺特殊性在于,我们同步进行了基体热解与纤维粗纱解绕,在保证合理速度的前提下避免碳纤维受损。"项目经理Mathieu Imbert解释道。 技术难点在于寻找最佳工艺窗口:基体热降解需300-600℃温度环境,而纤维在600℃左右即可能开始受损。Imbert表示:"我们在工艺效率与再生材料品质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实验证明,此法回收的连续纤维性能与新品完全相当,这使该技术极具吸引力。"实验装置图(图示:采用高功率激光对缠绕复合材料环进行局部热解,同步回收无基体碳纤维粗纱的试验装置。红色激光点标示热解发生位置。)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这项创新技术不仅环保效益显著,更为回收企业开启可观经济潜力。由于采用局部加热与纤维连续同步回收,彻底摒弃了传统处理厚壁储氢罐所需的长时高温热解过程及相关高额成本。更关键的是,激光辅助回收工艺所需的能量仅为生产新纤维的五分之一。在能源成本飙升与环保法规趋严的当下,这些优势极具战略意义。 该技术研发将持续至2025年底,隶属于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BMWK)资助的DigiTain项目。目前,团队正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工艺能效并优化再生纤维品质。研究人员认为,"再生材料顶级品质+超低工艺成本"的黄金组合,将成为推动这项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强竞争力背书。 2025-04-30 【节能环保】
-
新疆瑞疆:投资3400万回收农膜,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4月24日,塔城地区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与新疆瑞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概况 该项目计划于4月动工,预计12月建成投产,项目将建设5990平方米的生产及配套设施,配备风选、水选、造粒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全力打造一条高效的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400万元,主要建设农用残膜回收治理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带动就业30人,对促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更多优质项目,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四道河子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马坤说。国内农用残膜回收政策 国家高度重视农用残膜回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行业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2021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农膜回收率要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2024年2月1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将残膜回收机列入鼓励类项目。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具体政策和补贴措施。例如,中央补助资金对加厚高强度地膜补贴标准为30元/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补贴标准为60元/亩。甘肃农膜回收率达到81.72%,新疆初步建立了农膜全程监管模式和体系。 2025-04-29 【节能环保】
-
新增产能1.5万吨,Aliplast收购Gurit的意大利PET回收工厂作为欧洲塑料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赫拉集团旗下的子公司Aliplast收购了Gurit公司位于意大利Carmignano di Brenta的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工厂,这项投资着眼于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新增产能15000吨 欧洲塑料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Aliplast的再生PET业务再度扩张。该公司隶属于赫拉集团(Hera Group)旗下的赫拉环境(Herambiente),现已收购了Gurit公司的意大利PET回收业务部门,运营工厂位于Padua市Carmignano di Brenta,再生PET的年产能新增约15000吨。此次收购是Aliplast公司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应对再生PET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也是欧洲和意大利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结果。特别是意大利实施的196/21号法令,即2019/904一次性塑料指令。该法令自1月1日起实施,其各项要求中包括液体食品塑料容器必须含有至少25%的再生原料。新的欧洲 PPWR 包装法规也要求增加再生塑料的使用。Aliplast公司旗下的生产与物流平台 Carmignano di Brenta工厂处理来自Corepla公司和Coripet公司联盟回收链的消费后PET。得益于此次投资,Aliplast公司将整合一条新的PET破碎、清洗和挤出生产线,既适用于食品级应用,如瓶子或食品托盘等,也适用于消费品纤维,如服装或汽车配件等。除了提高生产能力外,此次收购还将优化Aliplast公司的物流链条,使其能够将Gurit公司的大规模仓储区纳入其物流中。Aliplast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ele Petrone表示:“首先最重要的是,此次收购符合我们将资源再生列为关键要点之一的商业计划。这也延续了我们的发展道路,不仅体现在产能的扩张上,还体现在对质量和可追溯性的日益重视上,以确保在供应链透明度和产品安全方面为客户提供最高标准。这是一项着眼于长远的愿景。基于此,2024年,我们的客户规模同比增长超9%。” 2025-04-28 【节能环保】
-
又一100%生物基,PAN碳纤维,突破性进展!2025年4月21日,HS晓星先进材料公司正式宣布,他们与美国化学技术初创企业Trillium达成的合作成果——成功开发出100%生物基碳纤维的原材料。这一开创性的实验,标志着碳纤维生产将迎来一场重大的环保变革。 在技术的支持下,由植物基原料制成的100%生物丙烯腈(ACN)成功聚合为聚丙烯腈(PAN)。众所周知,聚丙烯腈(PAN)是目前市场上碳纤维生产的主要原料,超过90%的碳纤维均由PAN制成。以往,PAN的生产过程依赖于石油基资源,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HS晓星的创新突破意味着生产碳纤维时,能够摒弃传统的石油基丙烯原料,更加环保、可持续。这种新型的生物基碳纤维不仅降低了对矿物资源的依赖,也为整个碳纤维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据HS晓星的相关数据显示,基于这一环保原料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与现有的PAN碳纤维相比,能够减少约15%至25%的碳足迹。这一数据对于当下大力推动减碳目标的全球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果。HS晓星首席执行官宋洛阳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限于商业化这种100%生物基碳纤维,更希望在未来用环保生物产品替代所有石化原料。我们要引领行业走向环保技术的新纪元。" 生物基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成功,意味着它将广泛应用于包括汽车、航空、能源以及消费品等多个重要行业。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HS晓星的创新产品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在汽车行业,轻量化和高强度的需求使得碳纤维材料成为一种理想选择,而采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碳纤维,既满足了性能需求,又符合环保趋势。投资与前景 在较早的2022年,HS晓星就开始对Trillium进行投资,其战略布局旨在将生物基技术推向新的高度。随着此次实验的成功,公司不仅验证了生物原料的有效性,也为未来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绿色供应链的今天,HS晓星的市场策略将吸引更多关注。 HS晓星的突破不仅是对材料科技的一次创新,更是对环保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影响。绿色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将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5-04-25 【节能环保】
-
GRPG携手美团"青山计划"启动"好杯新生"环保行动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联合美团"青山计划"、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机构,正式发起"好杯新生"环保行动。茶百道、喜茶等27家饮品品牌及爱回收、睿莫环保等企业作为创始成员共同参与,覆盖北京、天津、济南等7城9大商圈,通过线下启动仪式与沉浸式体验活动,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好杯新生”环保行动正式启动现场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体系 行动聚焦一次性饮品杯"减量、回收、再生"全链条治理。源头减量方面,美团App试点上线"自带杯立减"标签,联合头部品牌推出环保套餐,使用"易回收、易再生"杯具并赠送环保周边;回收环节联动爱回收全国3万余台智能设备,消费者撕标投递后可获电子公益证书;再生环节依托美团青山科技基金,攻关奶茶杯油墨分离技术,计划建成2000吨/年再生生产线。政企协同探索中国方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指出,塑料污染治理需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强调,行动旨在以技术创新与公众参与打造可复制的低碳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3500亿元,但一次性杯回收率不足,部分因材质复杂导致再生困难。目标:3年覆盖万家门店,2030年带动15万店 项目计划首年推动美团万家门店上线"自带杯"服务,落地千家环保倡议门店,带动百万消费者参与,实现1亿个饮品杯回收再生。茶百道等企业已试点回收超5吨奶茶杯制作循环周边。长期目标为2030年联动15万饮品门店,提升环保杯使用比例及再生率。“好杯新生”目标为2030年带动15万饮品门店参与该项行动 GRPG作为石化、物资再生、塑料加工三大协会共建平台,致力于通过场景赋能与技术支撑破解"回收难、再生弱"难题。"好杯新生"整合品牌、平台、回收体系等多方力量,以社会化协作推动塑料治理闭环,为中国式循环经济提供创新实践样本。 2025-04-24 【节能环保】
-
万凯新材:PET化学法再生已建成年产100吨级实验室中试线!4月21日,万凯新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营收172.32亿元,同比下降1.7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0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PET化学法再生项目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6041.9万元,同比增长1.01%。公司围绕客户导向进行前瞻性研发,重点研发项目“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PET化学法再生技术项目”和“新型耐热共聚酯项目”等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其中,“PET 化学法再生技术项目”已成功建设年产 100 吨级实验室中试线一套,用于展开不同等级废弃 PET 资源的再生试验研究。 关于未来如何更好应对行业周期挑战,万凯新材表示,将继续围绕“产业链优化、海外市场拓展、研发创新驱动”三大发展主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跨越行业周期,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积蓄动能。 2025-04-23 【节能环保】
-
中国资环集团:首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在天津港保税区启动!4月18日,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构建到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有力畅通资源循环链条,带动形成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央地共建、产城融合”的标杆范例。 中国资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建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运龙,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尹晓峰,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孙亮,中国资环华润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冬容,天津天保控股总经理时胜强等出席并共同宣布示范基地项目启动。活动还进行了党员先锋队授旗。 据悉,示范基地将坚持示范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新能源开发、存储与循环利用,关键资源循环利用,安全与智慧运营系统和资源回收交易平台等四大核心功能,率先在天津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中国资环集团将优选旗下高科技领军企业,在示范基地园区内投运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退役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绿色纤维、电子电器、线上回收交易平台、绿色分拣中心及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线,打造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并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为国家即将在天津召开的达沃斯论坛和上合峰会增光添彩。 示范基地是中国资环深入贯彻“资源循环产业新蓝图”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产业集团”“打造循环经济国家队”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承载了京津冀产业绿色转型的新使命,将为资源循环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示范基地坐拥得天独厚的海空两港优势,规划五大功能区域,布局1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球循环经济新范式,全面构建“风光储用+再生制造”闭环式立体循环系统。从清洁电力供应、智能储能调节,再到退役设备设施梯级利用与再生利用,形成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引领千亿级产业集群扬帆远航。 示范基地启动当天,朱建春和尹晓峰共同为中资环天保绿色循环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揭牌。该公司将服务于示范基地项目的规划设计、升级改造及运营管理,推动项目深入实施。示范基地项目将以全球视野谋划破解资源困境,全面推动“双碳”战略落地落实,让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流动永续,让城市矿产焕发新生、彰显价值,书写中国循环经济的新篇章。 2025-04-22 【节能环保】
-
宝洁与陶氏化学合作推进塑料再生技术,聚焦聚乙烯与聚丙烯回收近日,宝洁公司(P&G)包装可持续性技术研发负责人Gian De Belder公开表示,公司计划推广其自主研发的溶剂分离再生技术,旨在提升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的回收效率。该技术由宝洁与全球化工企业陶氏化学(Dow)联合开发,重点解决硬质包装、软包装及多层复合包装等难回收塑料的处理难题。技术背景:填补再生聚丙烯供应缺口 据Gian De Belder透露,宝洁长期面临再生聚丙烯供应不足的挑战。聚丙烯是宝洁产品包装的核心材料,广泛用于牙刷柄、瓶盖等部件。由于外部市场无法提供足量且符合质量要求的再生原料,宝洁决定联合陶氏化学,通过技术研发实现自给自足。技术原理:溶剂分离提纯,兼容多类塑料 该技术通过特定溶剂溶解目标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同时分离油墨、添加剂及其他杂质,最终提取高纯度塑料单体或改性产物。相较于传统物理回收,这一方法能更高效处理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复杂材料,且生产过程碳排放更低。目前,宝洁已将该技术授权给再生材料企业PureCycle Inc.,后者正在建设首座商业化工厂,预计年处理聚丙烯废料可达4.9万吨。陶氏化学则侧重将同类技术应用于聚乙烯再生领域。行业意义:推动闭环循环,降低环境负担 此次合作标志着日化与化工巨头在塑料循环经济领域的深度协同。宝洁与陶氏化学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升级,将再生塑料品质提升至接近原生材料的水平,从而减少对化石原料的依赖。未来,双方计划进一步优化溶剂回收效率及成本控制,加速技术规模化落地。 2025-04-21 【节能环保】
-
再生聚丙烯(PCR-PP)崛起:塑料行业的绿色革命近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再生聚丙烯(PCR-PP)颗粒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环保材料,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再生聚丙烯(PCR-PP)颗粒是通过回收废弃的聚丙烯塑料制品,经过一系列专业的处理和加工流程而制得。这种颗粒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原生聚丙烯原料的依赖,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价值。 在国内,多家企业已经积极投身于 PCR-PP 颗粒的生产与应用领域。通过引进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完善的再生塑料回收体系,其生产的 PCR-PP 颗粒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零部件、家电等多个行业。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使用 PCR-PP 颗粒替代部分原生聚丙烯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环保属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趋严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聚丙烯(PCR-PP)颗粒市场前景广阔。业内专家表示,未来,PCR-PP 颗粒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推动塑料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完善再生塑料产业链,促进再生聚丙烯(PCR-PP)颗粒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5-04-18 【节能环保】
-
BASF 聚酰胺化学回收解决方案助力TE实现可持续发展在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上,TE Connectivity(泰科电子,简称“TE”)和巴斯夫将联合推出TE新款汽车连接器,该连接器部件采用的巴斯夫全新的 Ultramid® Ccycled® (Ultramid Ccycled)聚酰胺材料生产制成。Ultramid Ccyled是一种循环解决方案,其中含有使用化学回收技术将亚洲消费后塑料废弃物转化的热解油。通过质量平衡法,Ultramid Ccycled可以提供与原始化石材料相同的高性能。■ TE connectivity汽车连接器采用的巴斯夫 Ultramid® Ccycled® 聚酰胺化学回收解决方案 基于对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巴斯夫和TE实现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款汽车连接器正是行业合作加速转型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的典范。通过使用巴斯夫Ultramid Ccycled材料,TE成功地将使用化学回收技术的材料融入到连接器中,在不影响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化石资源消耗,并降低了产品碳足迹。除外,TE正积极扩大巴斯夫 Ultramid Ccycled在产品中应用范围,以满足行业不断增长的可持续需求。 通过化学回收,由于技术或经济原因无法通过机械方式回收的消费后塑料废弃物被转化为热解油。这些回收原料可“直接嵌入”巴斯夫的生产流程,助力客户达成产品碳足迹减少和回收含量目标。根据第三方审计的质量平衡法,回收材料的比例被分配到认证产品中。 该款汽车连接器将在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4月15-18日,中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7号馆D91巴斯夫展台)展出。 2025-04-17 【节能环保】
-
10亿元投资落地屯昌,中再生与海南供销共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2025年4月14日,在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屯昌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近年来,屯昌县围绕“一园三区两中心”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区等产业集群,积极为相关领域的客商投资兴业做好服务保障。按照此次合作约定,将以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为主体,以海南(屯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平台,整合屯昌再生资源行业资源,由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探索在屯昌县尝试开展公共机构的3C电子产品、汽车、电池等废弃物及相关国有企业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回收与处理业务,进一步整合全省资源,助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实现稳健发展。 “将以分期建设模式稳步推进产业园项目,其中第一期拟投资10亿元,由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屯昌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方将积极探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业务合作,通过重点引进再生资源深加工、新材料研发等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积极引入科研创新团队,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全力打造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报废机动车拆解、废弃电池及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该产业园位于屯城镇,规划用地1018亩,依托海南省中部地区唯一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构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通过构建“回收-再生-交易”全链条闭环体系,填补海南规模化再生资源利用的空白,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标杆。 2025-04-16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