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AI智能垃圾焚烧系统上线 助降碳增效人民网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作为生态环境部第一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循环经济领域零碳(负碳)园区,全市首个AI智能焚烧系统已上线,达到降本增效、过程降碳双重效果。 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占地面积近3平方公里,承担着朝阳区及周边区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功能,处理的废弃物包括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生活其他垃圾、建筑垃圾、废旧物资回收等,具有规模大、种类多、来源广的特点。 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可同时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厨余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处理能力超8000吨/天。 “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多种固体废弃物都能够在园区内转化为城市发展需要的资源、能源和再生产品。”园区相关负责人说,餐厨/厨余垃圾转化为沼气和再生油脂,其他垃圾转化为电力,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砖和骨料,废旧物资经分选成为再生资源材料,以资源利用推动“末端减排”。 垃圾处理厂变身为“城市资源站”,粗油脂供给能力5000吨/年,生产用水再生比例达到100%,资源转化率超过85%。垃圾处理厂变身“城市能源站”,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年上网发电量超5亿度,截至2024年11月底,持有绿证突破670000个,园区能量自给率达到100%。 垃圾处理厂还变身“城市会客厅”,建成了中心示范园、健康步道等各种免费体育设施、宣传走廊,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活动场所。垃圾处理厂变身“教学新课堂”,开展国际国内交流数千次,在国际固废协会(ISWA)发布了《城市废弃物园区化协同处理“中国朝阳方案”》,并作为优选案例通过ISWA官方网站向全球推广。 2024-12-25 【节能环保】
-
汉高与贝里携手,推动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的创新案例近年来,化妆品包装可持续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很多企业将包装产品的回收性作为设计时的首要考量,积极推动环保包装的创新与应用。汉高与贝里携手推出的这款施华蔻生姜精华洗发露包装,突破了传统日化塑料瓶的再生材料应用,实现了的再生材料的高价值循环,同时采用了全塑泵头设计,提升了产品的可回收性。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环保创新,也为日化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包装的新思路。 汉高(Henkel)协同贝里(Berry)共同打造的一款限量包装的施华蔻生姜精华洗发露,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改进,在中国市场首次实现了杂色消费后再生 HDPE 材料在瓶到瓶同级循环的高价值应用,将 HDPE 塑料循环的包容性与创新包装的黑色美学完美结合,突破了杂色再生 HDPE 材料只能降级使用的现状。再生材料应用创新可回收再生设计 常见的日化塑料瓶使用再生材料案例中,一般是使用一定比例的外观品相接近与原生塑料的无色透明或白色再生材料,通过与原生塑料充分混合后,再进行着色,达到外观性能的一致性。 而施华蔻生姜精华洗发露瓶,采用汉高研发的含有 30%杂色消费后再生塑料(PCR)的 HDPE 材料,在技术难度上杂色再生 HDPE 的不稳定性和材料复杂性要比单一回收材料再生的无色或大白再生 HDPE 高很多,它对回收再生环节的生产工艺和后端再生料与原生料掺混改性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 同时,该款产品适配的泵头也进行了可回收再生设计创新,采用了贝里研发的全塑泵头,替换了传统日化包装瓶适配的含有金属弹簧和玻璃珠材料的泵头,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实现了泵头与 HDPE 瓶体的单一材质和可回收再生。推动日化行业可持续包装发展 施华蔻再生 HDPE 瓶给杂色 HDPE 材料未来在日化行业的高价值应用提供了新思路:首先,杂色再生 HDPE 的生产规模较大,没有对生产原材料颜色的要求,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敏感度较低,不会像顶级难得的无色或大白再生 HDPE 那样市场透明和稀缺。其次,可持续包装需要全盘考虑,瓶体和泵头每个组件都要实现可回收再生设计,每种材料的选用都不能产生不利的环境影响。杂色再生 HDPE 材料保留了自身携带的颜色,混合加工后形成的“天然黑”是其能以最小的材料改性代价,最优的环境成本做到物善其用,成为可持续包装材料的闪耀点。施华蔻实现高值化再生应用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效益。产品在瓶体树脂材料、瓶体颜色和全塑泵头的选用设计上,尽可能保留了各部件材料的原有特性,减少原生塑料使用和辅料添加,并有效避免了对目前价格高昂的原色透明食品级再生 HDPE 材料的依赖和需求竞争,降低了包装整体成本。 2024-12-24 【节能环保】
-
波黑与克罗地亚沿海城市携手应对海洋塑料污染新华社萨拉热窝12月19日电(记者殷晓圣)波黑查普利纳市18日召开跨境合作工作会议,旨在由多个沿海城市通过加强跨境合作应对塑料污染,探讨减少内陆河流塑料垃圾流入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的合作方案。 波黑查普利纳市政府发布公报介绍说,本次工作会议由查普利纳市和克罗地亚梅特科维奇市以及位于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市的克罗地亚海洋学与渔业研究所共同参与。 据介绍,塑料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河流是连接陆地垃圾源与沿海和海洋环境的主要途径。克罗地亚海洋学与渔业研究所代表在会上介绍,本次会议重点关注塑料污染物从陆地到河流再到海洋的传输过程,将以流经波黑和克罗地亚的内雷特瓦河流域为试点,开展相关监测和研究等。 本次会议是旨在减少塑料垃圾流入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的跨境合作项目的一环。该项目总预算约171万欧元,由斯洛文尼亚国家化学研究所牵头,来自意大利、希腊、黑山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本次会议旨在探索跨境合作、建立专家社群,并协调监测和采样方法,确保项目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相关合作将特别关注河流废弃物的来源、分布和微塑料的研究,包括在水面、河岸、河床等位置的检测。 2024-12-23 【节能环保】
-
中国再生资源集团与山西省供销社开展项目洽谈12月12日,山西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正厅长级)张玉宏带队赴京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就贯彻落实山西省供销社与中国供销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项目会谈,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邢宏伟出席。双方围绕在山西落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的选址规划、产业布局、股权合作等开展全方位对接洽谈。 座谈会上,邢宏伟对张玉宏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拟在山西布局建设的废旧家电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业务板块的顶层架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邢宏伟表示,山西省社积极拓展再生资源业务,依托山西省再生资源集团在全省布局绿色分拣中心势头良好。我们在山西落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是落实今年11月19日中国供销集团与山西省供销社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际行动,符合中再生集团的产业布局需要和业务拓展需求,我们将全力推进。 张玉宏对邢宏伟高度重视山西项目推进表示感谢,并对山西省供销社及山西省再生资源集团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业务开展等情况进行介绍。张玉宏强调,山西省供销社与中国供销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再生集团与山西省社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社党组特别是高建军主任亲自谋划推动,成立工作专班,山西省社与中再生集团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在山西落地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下一步,山西省社将以本次会谈为契机,聚焦构建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张网”,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协调推进力度,紧跟中再生集团的工作节奏与步伐,争取早日确定项目选址,早日破土动工、投产达效,为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供销贡献。作为资源环境综合服务的国家队,衷心希望中再生集团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和产业经验优势,在今后股权、项目、业务、技术、人才合作等方面给予山西大力支持和帮助,抓住“两新”政策机遇,拓展合作领域,上下联动、同向发力,不断健全完善山西再生资源网络回收利用体系。 2024-12-20 【节能环保】
-
Nextchem与Röhm在意大利签署废弃PMMA化学回收协议12月16日 – MAIRE集团宣布,NEXTCHEM(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事业部)通过其子公司MyRechemical与罗姆(Röhm)签署了一项代工制造协议,根据该协议,Röhm将提供PMMA废料原料,由MyRemono加工并化学转化为具有原始品质的超纯单体。 该计划利用NEXTCHEM专有的NXRe™技术,这是一种先进且高效的解聚工艺,用于连续化学回收PMMA。Röhm还将作为回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rMMA)的承购商,以完全循环的方式重新用于制造新的PMMA产品。该协议规定Röhm向MyRemono支付加工费。 该计划是在建立欧洲范围的PMMA回收循环网络之后提出的,其中包括 MyRemono、Röhm、Pekutherm和Polyvantis。Pekutherm将负责PMMA材料的物流和分拣,而Polyvantis将负责机械回收。 MyRemono目前正在意大利开发首个工业规模工厂管理PMMA废料的化学回收,由欧盟创新基金提供支持。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完工,初始加工能力约为每年5000吨PMMA,相当于生产约1000万个汽车尾灯所需的量,这表明大量回收材料可以取代制造业中的原始资源。 与目前的常规MMA生产路线相比,通过NXRe™ PMMA技术生产的再生MMA预计将减少90%以上的碳足迹。MyRemono在技术开发和扩大规模以及建设第一座工业规模工厂方面的总投资为1500万欧元,主要由银行贷款和400万欧元的欧盟创新基金拨款资助。 通过这项协议,NEXTCHEM为其NXRe™ PMMA技术的授权奠定了基础,这是未来开发其他材料(如聚苯乙烯和聚烯烃)化学解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MAIRE集团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 Bernini评论道:“我们的NXRe™ PMMA技术将在推进循环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我们循环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材料价值主张的核心支柱之一。这座世界首创的先进回收工厂的建设和这个工业联盟的成立,清楚地表明了颠覆性技术如何应对当前挑战的相关性和有效性。” 2024-12-19 【节能环保】
-
4部门印发标准行动方案,废旧塑料标准纳入其中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废旧塑料标准列入行动方案 通知指出,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在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中,聚焦低碳技术、碳减排、绿色产品等方面,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推动原材料重点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绿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绿色产品标准及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制修订,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研制。废旧塑料标准列入行动方案 标准在确保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年4月份,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推进绿色设计标准建设,健全二手产品交易标准,提升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完善再生材料质量和使用标准,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 2024-12-18 【节能环保】
-
重磅丨12 月16日, 欧盟正式通过包装废物新规 (PPWR)欧盟在应对包装废物和塑料污染问题上已走过漫长的历程。为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欧盟早在1994年就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简称PPWD)。该指令旨在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并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但多次评估结果显示,这一指令未能有效遏制包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塑料包装的过度使用问题。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保需求,欧盟于2022年11月提出了全新的包装废物法规草案,这一提案旨在替代1994年的旧指令,并推动包装行业向循环经济转型,迈向更为可持续和气候中立的目标。1 三级会议欧盟委员会 2022年11月,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这项新的包装废物法规草案,力图通过全面更新现有法规框架,推动更高效的资源循环和更低的废弃物产生率。这一提案不仅涉及到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还通过设定强制性的再利用目标、回收内容要求以及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包装行业的环保标准。欧盟议会 2023年11月,欧盟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正式通过了这项包装废物法规提案,并对其中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做出了详细讨论和调整。议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强调了增加包装回收率、限制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环保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尽管存在不同意见,议会最终达成共识并通过了这一提案。欧盟理事会 2023年12月,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也正式通过了该法规的相关提案,并在多个环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理事会对包装废物法规的重点在于如何平衡经济和环境目标,确保各成员国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经济负担。通过与欧盟议会的多轮磋商,最终达成了这项具有广泛共识的法规。 2024年12月,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相关法规,标志着一项重要环保政策的实施。这一新规旨在大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并通过设定强制性的再利用目标、限制某些一次性包装类型及要求经济主体减少包装使用量等措施,推动包装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该法规覆盖了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了欧盟在循环经济和气候中立方面的战略目标。2 可持续、安全且可回收的包装 新法规包括多项针对包装的具体要求,旨在确保包装更加环保、可回收且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30和2040年目标:规定每种包装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回收内容,尤其是到2040年,一次性塑料瓶的回收内容比例须达到65%。 减少包装重量和体积:要求尽量减少包装的无谓使用,避免过度包装。 有害物质限制:特别是对于食品接触包装,限制含有过量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产品上市。 标签和信息要求:要求包装标明材料成分和回收含量,以帮助消费者正确分类并做出明智选择。3 一次性塑料包装的限制 新规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实施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涵盖以下几类产品: 小于1.5公斤的预包装水果和蔬菜; 酒店、酒吧和餐馆内出售并即食的食品和饮料; 酒店、酒吧和餐馆内的小份量调料、酱料、奶精和糖包; 住宿行业使用的小型一次性化妆品和洗漱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瓶等); 非常轻薄的塑料袋(例如市场上用于散装食品的袋子)。4 利用目标与再填充义务 法规还设定了到2030年的强制性再利用目标,并对2040年目标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再利用目标根据包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运输和销售包装的强制再利用目标为40%,而组装包装的目标为10%。根据这些新规定,外卖行业将必须为顾客提供自带容器的选择,以便顾客能够免费将热饮、冷饮或预制食品装入自带容器中。5 下一步计划 2024年12月16日,欧盟理事会的正式通过意味着这项法规已经完成普通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该法规将刊登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并正式生效,预计在生效日期后的18个月内开始实施。(参考资料来源:consilium.europa.eu )观察君: 欧盟的新法规强调了包装废弃物管理、资源回收、减少塑料污染和提高消费者意识等方面的综合性措施,提供了中国在加强环保法规、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中国可以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时,参考这些做法,结合自身的国情,逐步推动包装废弃物的管理和减量化。 1) 回收目标:设定明确的回收内容比例和目标,可为中国制定包装回收标准提供借鉴;2) 限制过度包装和塑料使用:中国可借鉴欧盟减少塑料包装和过度包装的做法,尤其在餐饮、外卖等领域;3) 有害物质限制:加强食品接触包装的安全性,可参考欧盟对有害物质的严格控制;4) 标签透明化:推动包装信息透明,帮助消费者做环保选择;5) 再利用目标:设定强制再利用标准,推动包装行业向循环经济转型。 2024-12-17 【节能环保】
-
10万吨!又一秸秆制生物基项目签约!新技术:高值化利用12月9日,在2024年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及应用场景对接会上,合肥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麦丝生物”)携十万吨秸秆制药用辅料项目成功完成签约(将秸秆这一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制药用辅料)。 资料显示,麦丝生物,由合肥工业大学姚日生教授领衔、技术总监李凤和高工引领,成立于2024年03月22日,关联公司为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致力于开发并完善一种面向小麦、玉米等秸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已有产品包括:1.替代传统木浆和竹浆的秸秆纸浆产品;2.微晶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等高附加值化学品;3.木质素纯度95%±3%、纤维素纯度>99%等。其中,秸秆纸浆模塑产品已通过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的技术验证。 秸秆转化为燃料的常见预处理方式是去除保护性木质素,然后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最后通过发酵将这些糖转化为生物燃料。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它们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料对操作条件、环境污染等之类的要求。 公司核心技术是sulfur trioxide micro-thermal explosion (STEX),即三氧化硫微热爆预处理技术,可在常温常压实现生物质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高效分离,从而提高纤维素的可及率,利于后续的高值化利用。 其原理是:三氧化硫(SO3)气体通过毛细通道扩散到秸秆内部,与组织空间和表面的水发生反应,产生剧烈的放热过程,有限的组织空间内部气体开始膨胀,纤维素与木质素从而发生原位分离。木质素在此过程中部分磺化,其在稀碱液中的溶解度相应地有所提高。该操作可在50℃左右的常压下进行,与仅用稀碱处理相比,用稀碱溶液对木质素进行脱除处理更为有效。 2024-12-16 【节能环保】
-
陈克复院士团队,研发出新型生物基塑料,80天完全降解!近日,华南理工大学陈克复院士团队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发表论文,题为《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环氧大豆油动态交联,制成坚韧、可回收和可降解的生物塑料》。 开发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生物基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塑料,可以成为解决全球塑料垃圾积累的根本解决方案。在此,陈克复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生物基超分子塑料,通过建立纤维素纳米纤维交联网络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和环氧大豆油(ESO)之间的动态氧化硼交联来实现。 这种生物基超分子塑料被称为DACNF-ESO,在保持柔韧性的同时,拉伸强度高达41兆帕。在高温(150℃)或水浸泡七天后,DACNF-ESO塑料的拉伸强度仍然优于聚乙烯(PE)塑料。DACNF-ESO塑料中氧化硼的动态可逆性实现了温度适应性和焊接能力,并允许多次循环使用。可以在80天内实现土壤中DACNF-ESO的完全降解,而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本研究为高性能可回收聚合物作为传统塑料的可持续替代品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原理。此外,体内和体外测试都证明了DACNF-ESO塑料卓越的生物相容性,从而扩大了它们在食品、生物医学、化妆品和柔性电子基板方面的潜在应用。 陈克复院士1942年10月出生,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是著名制浆造纸工程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了解决中国造纸工业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问题,在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的新技术研发与普及方面、特别在实施中高浓制浆技术以取代低浓制浆方法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在中高浓制浆技术中取得了原创性、实用性的重大成果,研制成功中高浓纸浆少污染漂白技术与成套装备,为中国造纸工业清洁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4-12-13 【节能环保】
-
投资9000万,泸州市首家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快速推进近日,从江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江阳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已完成建筑主体框架建设,正加紧推进下一步工序。(效果图)江阳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 该项目也是泸州市首家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江阳区通滩镇罗石桥村,占地12亩,总投资9000万元,建筑面积6500余平方米,包含智能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综合办公楼和危废暂存库三栋主体建筑。 5000平方米厂房内规划有原料区、分拣区、加工区、质检区、成品区,并设置生活垃圾、有害垃圾暂存点,安装有人工智能高速分选机器人、风选机、磁选机、振动给料机等再生资源分拣设备,防噪、防尘、可回收物打包设备以及其他相关附属设施,主要是对小家电、衣物、纸基材料、塑料瓶类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筛选打包,设计处理量为50吨/日,建成后将实现智能分拣、分类分区处理、储存再生资源,有效推动全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伍智介绍,本项目选用先进、节能、环保的分拣设备,建成后,将较大程度缓解江阳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组织化程度低、分拣技术水平低、经营规范化程度低、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等行业问题,对进一步构建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适用、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2024-12-12 【节能环保】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3.76亿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12月6日发布《中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根据报告,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层次分明的产业链结构,但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证券报 202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比2022年增长1.5%。其中,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报废机动车的回收量增幅最为明显,同比增长29.2%。 2024-12-11 【节能环保】
-
星巴克日本将启用生物基塑料吸管,弃用纸吸管12月6日,星巴克咖啡日本公司宣布,自2025年1月起,将门店提供的吸管材质从纸质更换为生物基塑料。这是继2020年全面改用纸质吸管后时隔5年的再度调整。新吸管相比纸质吸管将改善饮用体验,并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实现顾客满意度与环保理念的双赢。 首批生物塑料吸管将于2025年1月23日在冲绳县内的32家门店率先启用,并于3月后推广至日本全国约 2,000 门店。新吸管将从用于冰咖啡和星冰乐等常规饮品的直径6毫米吸管开始替换,计划在4月左右更换用于季节限定星冰乐的直径10毫米加粗吸管。 此次采用的吸管原料来自钟化(Kaneka)的生物塑料Green Planet®,其主要成分为植物油等,可实现99%的生物质含量。新吸管相比纸质吸管重量更轻,预计能将门店产生的废弃物减少约50%。这种生物塑料能够在海水或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无机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星巴克于2020年1月将吸管材质从石油基塑料改为纸质吸管,但因部分顾客反馈“长时间使用易软化”“影响饮品口感”等问题,此次决定更换为生物塑料吸管。新吸管在接触液体时不易变软,能够改善使用体验,同时保持饮品的原有风味。 星巴克CEO Takafumi Mizuguchi表示:“我们认真倾听了顾客关于饮用体验的意见,并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改进。未来将继续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营活动。” 2024-12-10 【节能环保】
-
1.35亿美元,年产13.6万吨,LYB、埃克森美孚建第2个塑料循环中心近日,LyondellBasell 宣布,Agilyx、埃克森美孚和 LyondellBasell 的合资企业Cyclyx International,已就第二个 Cyclyx 循环中心 (CCC2) 达成最终投资决定。新设施将位于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地区,将有助于为塑料循环经济创建更多必要的基础设施。 Agilyx、埃克森美孚和 LyondellBasell 共同向 Cyclyx 投资 1.35 亿美元,为 CCC2 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该项目预计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启动。一旦投入运营,该设施每年将能够使用机械和先进回收技术为客户生产约 3 亿磅(13.6万吨)塑料废料原料。与休斯顿首个将于 2025 年启动的 Cyclyx 循环中心 (CCC1) 类似,CCC2 的运营预计将为当地经济创造 100 多个工作岗位。 “这个新的世界级设施将显着扩展我们的能力,以满足行业对机械和高级回收原料日益增长的需求,”Cyclyx 首席执行官 Joe Vaillancourt 说。“CCC2 将有助于实现通常被填埋或焚烧的消费后、商业和工业塑料废物的聚集和回收。我们期待与 Dallas-Fort Worth Metroplex 社区以及我们的原料客户合作,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Cyclyx 循环中心采用独特设计,可接收各种塑料废物流,包括当前行业回收计划中通常不接受的塑料。CCC1 和 CCC2 加起来每年将能够生产大约 6 亿磅(27.2万吨)的塑料废料原料,这是朝着建立更加循环的塑料经济迈出的又一步。 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Cyclyx 继续探索开发更多的 CCC,每个 CCC 都位于美国的主要枢纽。 2024-12-09 【节能环保】
-
产能为35000吨,Alpla在南非开设第一家PET回收厂奥地利包装制造商 Alpla 在南非开设了第一家 PET 回收厂,该工厂位于夸祖鲁-纳塔尔省的巴利托,占地 90,000 平方米,投资 6000 万欧元。施工大约需要 18 个月。开幕式于10月底举行。 Alpla 计划于 2025 年初开始生产。Ballito 回收厂的初始产能为 35,000 吨 rPET 薄片,其中 16,000 吨将被加工成 rPET 颗粒。回收物将在 Alpla 位于约翰内斯堡附近 Lanseria 的生产工厂加工成包装,该工厂于 2022 年 10 月开始生产。 “南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我们希望在这个市场继续发展,”Alpla 首席执行官 Philipp Lehner 说。“我们的目标是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安全、实惠和可持续的包装解决方案,并继续提高生活水平。通过我们对 Ballito 和 Lanseria 的投资,我们为成功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新工厂生产的再生塑料将帮助 Alpla 的客户达到该国生产者责任延伸 (EPR) 法规中规定的回收成分目标。 南非的 EPR 政策于 2021 年生效,目前要求 PET 饮料瓶包含至少 10% 的回收材料。从 2026 年起,该要求将翻倍至 20%。 据南非塑料回收组织 (SAPRO) 称,Alpla 的投资正值南非塑料回收行业正在经历过去几年来“最糟糕”的状况。 SAPRO 总经理 Oliver Bonstein 表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南非正在经历延迟的危机效应。虽然自 2022 年以来,回收商能够克服困扰该行业的第一波挑战,但许多回收商现在已经关闭。Bonstein 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缺乏对新机器或技术的持续投资。Alpla 还在德国、墨西哥、波兰、西班牙、罗马尼亚、泰国和墨西哥运营 PET 机械回收设施。 2024-12-06 【节能环保】
-
广东惠海10万吨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年底前开始投产近年来,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惠来县临港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区落户,成为该地区石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前开始投产。 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公司设备工艺主管刘世伟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企业,废塑料清洗线材料来源是通过生活垃圾中提取的低值废塑料,经过清洗、分类、深加工裂解等过程,最终变为石油的原材料。 据介绍,该公司核心项目为10万吨/年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主要涵盖废塑料清洗线与纸塑分离清洗两大工艺,以生活低值废塑料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将废塑料经过清洗、分选、脱水、打包等预处理,达到后端裂解原料进场标准,为母公司惠城环保旗下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提供稳定原料来源。 惠来县按照“一园多区”发展思路规划打造临港产业园,围绕绿色石化和海上风电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惠来临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4家,2023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84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1.64亿元。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望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2024-12-05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