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迈向能够分解PE的酶每年,全球生产4亿吨塑料产品,其中一半是一年内丢弃的一次性物品。 特别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废物,需要500多年才能自然分解,大多是通过填埋来处理的。在这个过程中,微塑料形成,破坏生态系统或在生物体中积累,增加其有害影响。随着全球垃圾填埋场达到饱和,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 Ahn,Jung Ho的研究团队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清洁能源研究中心(KIST-Seoul,韩国)开发了一项技术,该技术使用来自微生物的酶来生物降解聚乙烯。 聚乙烯占每年生产的塑料的35%,并被广泛用于各种目的,包括包装材料和塑料袋。像其他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一样,聚乙烯经常被丢弃到海洋或土壤中,在那里它会由于空气和阳光而不断氧化。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识别出一种能够分解这种氧化聚乙烯的酶。 研究小组专注于脂肪酶,这是一种分解天然聚合物脂质的酶,其化学结构与聚乙烯相似。然后,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合成生物学的脂肪酶纯化和生产工艺,并成功发现了Pelosinus fermentans脂肪酶1(PFL1)。当这种来自厌氧细菌Pelosinus fermentans的脂肪酶应用于聚乙烯时,重均分子量降低了44.6%,数均分子量下降了11.3%,两者都表明了生物降解的程度。此外,通过电子显微镜,他们观察到降解聚乙烯表面的撕裂和裂纹,证实了酶引起的生物降解过程。 研究小组还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了PFL1和聚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首次阐明了生物降解机制。他们观察到PFL1酶强烈结合到聚乙烯表面,然后将其分解成小片段,PFL1特异性切割氧化碳-碳骨架内的酯键。这些发现有望帮助增强PFL1酶的特性,并有助于寻找新的塑料生物降解酶。 目前的塑料废物处理方法,如焚烧和化学降解,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需要昂贵的催化剂。然而,PFL1酶可以使用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并且该过程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使其成为一种环保技术。此外,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醇和羧酸可用于塑料再合成或化学材料的生产。 Ahn表示:“新发现的酶表明了生物降解以前难以处理的不可降解塑料废物的可能性。我们的目标是将该技术商业化,以解决垃圾填埋场饱和问题,实现塑料的可持续循环经济。” 2024-10-12 【节能环保】
-
Sustainea投资4亿美元投建生物MEG工厂近日,Sustainea和Primient签署战略合作,Primient将从印第安纳Lafayette工厂,为Sustainea的首个生物MEG工厂提供玉米葡萄糖。 Sustainea的生物MEG工厂总投资4亿美元,预计从2028年开始投产,通过生产可再生的生物MEG,来替代化石来源MEG。而最终生产的生物基PET产品应用范围包括饮料瓶,食品容器,纺织和鞋类等。 Sustainea总共计划建设3座生物MEG工厂,预计每年生产70万吨生物MEG。 而此次合作的Primient,是一家领先的食品和工业原料生产商,其原料均来自植物基可再生资源。其成立于1906年,名为 A.E. Staley Manufacturing Co.,Primient 在美国生产玉米衍生产品已有 100 余年的历史。该公司为全球某些最知名的食品和饮料品牌生产玉米衍生产品,用于包括碳酸饮料、糖果产品、包装应用和动物饲料在内的各类应用。 2024-10-11 【节能环保】
-
芬欧蓝泰标签推出标签指南电子书,帮助提高包装可回收性随着欧盟推出新的包装和包装废物法规(PPWR),以及对包装循环性的广泛关注,了解和掌握包装可持续性的复杂性,强化未来的包装解决方案变得至关重要。尽管许多公司自愿承诺实现使用100%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的包装等目标,但决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方式可能具有挑战性。 近日,芬欧蓝泰标签宣布推出新的包装可回收性指南,旨在帮助整个包装价值链中的快速消费品 (FMCG) 利益相关者应对包装设计和可回收性的复杂性。它展示了选择正确的标签材料对于提高包装循环性至关重要。它还解释了如何通过可回收再生设计,企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生产者延伸责任 (EPR) 费用,从而使改用可回收材料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前景。PET不干胶标签的一般要求 根据芬欧蓝泰标签的指南,为了提高可回收性,标签的密度应小于 1g/cm3,通常由 PP 或 PE 制成,并有一些接受湿强度和标准纸张的指导方针。胶黏剂应为碱洗型,在80℃以上有效,有时在60℃以下有效。瓶片上不得残留胶黏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些指南要求使用非活化胶黏剂,这给不干胶标签带来了挑战。如果没有适当的免洗粘合剂或工艺,由于油墨,标签可能会对回收的数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芬欧蓝泰标签产品组合建议的解决方案轻松分离标签与PET材料解决降级回收痛点 RW85C可水洗薄膜标签解决方案,在水洗过程中,标签面材可与PET薄片轻松分离,完美解决标签、油墨和胶黏剂引起的污染问题,实现“瓶到瓶”的高质量PET回收循环。优势: 1、在回收水洗过程中标签面材与PET薄片轻松分离,帮助品牌商回收到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PET薄片。 2、通过塑料回收协会(APR)的认可,甚至超过APR对可回收标签产品的一系列严格标准,最大限度提升PET容器循环利用。 3、拥有出色的透明度和遮光度,呈现优异的包装性能和外观表现。可搭配透明、白色、镀铝薄膜面材,满足食品、饮料、家庭、个人护理等多领域包装需求。 4、搭配经FSC®认证的格拉辛底纸,为可持续加分。CPRRA可回收再生设计 2019年,CPRRA首次将可回收再生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 DfR)概念引进国内。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从团标到行标再到国标,取得了一些成果。接下来的五年中,CPRRA将不断完善中国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不仅是可回收再生设计的标准化体系(完成国行标的编制),更是可回收再生设计的评价认证体系,以及可回收再生设计的培训(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成为中国塑料产品生态设计政策的落地工具。 2024-10-10 【节能环保】
-
Neste 与 Tepsa 荷兰合作加强欧洲化学回收物流基础设施10月4日,芬兰石化巨头Neste宣布, 与Tepsa荷兰合作加强欧洲化学回收物流基础设施。 Neste 通过与 Tepsa 荷兰合作在荷兰鹿特丹储存和处理液化废塑料,增强了其化学回收能力。此次合作的重点是实施先进的聚合罐,彰显了该公司致力于扩大其液化废塑料加工能力和推进循环经济的承诺。在成功进行工业规模的加工运行后,Neste 正朝着在芬兰波尔沃炼油厂使用大量液化废塑料作为原材料,并将其转化为Neste RE™,这是一种用于生产新塑料和化学品的高质量回收直接原料。 聚合罐将位于鹿特丹港,以优化供应链并简化物流。由于 Neste 通过欧洲各地的各种供应商确保液化废塑料供应,这个中央和主要的物流枢纽为欧洲大陆广阔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无缝连接。最先进的储罐解决方案和周边基础设施将确保液化废塑料的安全可靠储存。储罐的准备和安装经过精心规划,体现了两家公司对安全和卓越的承诺。这些储罐预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与波尔沃液化废塑料产能升级设施的持续建设 Neste 正在推进塑料废物的化学回收,并计划每年处理超过 100 万吨塑料废物。为了处理更多的液化废物进料,我们正在建设每年 15 万吨液化废塑料的升级产能。我们正在使用液化废塑料或液化废橡胶轮胎等原材料,并将其精炼成高质量的直接原料,用于生产新塑料。 2024-10-09 【节能环保】
-
加州颁布“全面禁塑令”,2026年生效未来在杂货店购物时,“用纸袋还是塑料袋”将不再是加州消费者需要作出的选择。据美联社9月23日报道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日前签署了一项新法,禁止在超市及杂货店使用塑料购物袋,该法案将从2026年开始生效。 据报道,加州其实早在2014年就通过一项有关塑料袋的禁令,禁止超市等消费场所提供薄塑料袋,但允许卖家提供据称可以回收或重复使用的加厚塑料袋。然而,环保人士表示,很少有人回收或重复使用这些塑料袋。加州公共利益研究小组表示,新法出台终于实现了最初的“禁塑令”意图,即全面“禁塑”。 据报道,一名支持新法的州参议员表示,一项研究发现,每人丢弃的塑料购物袋数量从2004年的每年3.6公斤增加到2021年的每年5公斤,这表明不全面的“限塑”根本无法减少塑料袋的随意使用和污染。 一家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也对新法表示支持,认为新禁令“巩固了加州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方面的领先地位”。 另一家环保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包括加州在内的12个州已在全州范围内实施了限制使用某些种类塑料袋的禁令。全美28个州的数百个城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塑料袋禁令。报道还提到,2007年,纽森在担任旧金山市市长时签署了美国第一个塑料袋禁令。 2024-10-08 【节能环保】
-
巴西最大PET瓶回收商来了,年回收40亿个PET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投资管理公司循环圈资本(circular Capital)对巴西PET回收进行了一笔投资,这笔投资将把GlobalPET Reciclagem和Green PCR两家瓶到瓶回收商的业务,整合到一家名为Cirklo的新公司。两公司合并巴西最大PET瓶回收商成立 Cirklo表示:GlobalPETrecagem和Green PCR的合并产能将使Cirklo成为巴西最大的独立回收商,每年回收超过40亿个PET瓶。 Cirklo将利用这一合作伙伴关系调动资源,扩大其在巴西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业务,该公司已经在圣保罗州和Paraíba州运营了两家工厂。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从垃圾填埋场转移超过130万吨的塑料垃圾。 Cirklo扩张的部分资金,将来自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7000万美元计划。该计划于2023年启动,得到了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达能、陶氏化学、Mondelēz国际和联合利华等公司的支持。 “我们很自豪能够正式进入巴西——对该地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和重要的市场。通过对Cirklo的投资,Cirklo将成为一家具有非凡增长潜力的稳健公司”,循环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ob Kaplan说。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的第二笔投资 在2022年巴西回收的432.7万吨消费后塑料中,机械回收了110.6万吨,占25.6%,比前一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巴西生产了超过110万吨的消费后塑料(PCR),其中rPET占38%,主要是水和软饮料的瓶子。 卡普兰说:“这项投资标志着我们对拉丁美洲的坚定承诺,旨在通过循环经济促进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进步。除了资本,我们还通过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网络的联系来帮助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扩大规模,确保他们的长期成功。” 这是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的第二笔投资,2024年7月循环资本还投资了哥伦比亚柔性塑料回收商Polyrec。 2024-09-27 【节能环保】
-
3.5亿投建意大利最大塑料分拣厂,年处理量10万吨近日,意大利最大的塑料分拣厂已经开始投建,由废物管理公司Iren出资4500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3.5亿),德国分拣机械制造商Stadler设计并建造了年处理10万吨的循环塑料工厂,建成后可自动分拣17种塑料、铝、铁等材料。 Stadler表示,分拣过程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出,将高达80%的输入材料返回回收循环。循环塑料工厂将来料分成三股:大块、中等大小和细粒。 大块物料用Stadler的STT5000弹道分离器的特殊型号进行筛选,以确保更好地分离薄膜,然后在分选室中进一步分选。 该工厂包括一条专门用于细料的生产线,细料经Stadler tromel筛和弹道分离器提取。在这条生产线上,细粒通过磁铁分离器和涡流系统进行处理,以提取所有的铁材料和铝,然后用Stadler tromel屏幕和两个光学分离器进行处理,以回收小的塑料部件,如瓶盖。 中型材料则被分成两条线进行2D和3D分离,每条线都使用Stadler STT5000弹道分离器,而细粒则被发送到其专用线。二维流通过六个光学分离器将薄膜分为PP、PE和生物膜。3D流清除含铁材料,然后用光学分选器将其分为透明PET、蓝色PET、彩色PET、不透明PET和托盘。与此同时,HDPE、PS和PP馏分在第二条线上进行排序。所有来自2D和3D生产线的剩余材料都要经过第二次分选过程,送入光学分选机,以回收剩余的有价值的材料,然后将其送到瓶子回收生产线。 Stadler的高级项目经理Paolo Cravedi表示:“一旦工厂组装完成,我们必须确保它能够处理每小时20吨的高流入物料流,确保生产线有机械能力处理这些流入的物料,而不会出现物料堵塞或工厂停工,并提供数量和纯度都很高的所有出口产品。” 2024-09-26 【节能环保】
-
LYB在德国韦瑟灵为其首个工业规模的化学回收工厂奠基近日, 利安德巴赛尔(LYB)在位于德国韦瑟灵的工厂为其首个催化先进回收工厂举行奠基仪式,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增长和价值创造之旅。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北威州州长于斯特出席庆祝活动,强调了该项目对于该地区和整个德国实现循环、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性。新装置的目标启动时间为2026年,这是我们建立一个可盈利的循环及低碳解决方案业务的战略的组成部分。德国韦瑟灵工厂 该工厂采用LYB专有的MoReTec技术,将成为第一家商业规模的单列先进回收工厂,并具备进一步扩展的能力。该装置将把预处理的混合塑料废弃物转化为生产新塑料聚合物的原料,并以LYB CirculenRevive品牌进行销售。这些聚合物将对目前分别以CirculenRecover和CirculenRenew品牌进行销售的机械回收和基于可再生原料的聚合物产品形成补充。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基地,LYB位于韦瑟灵的新工厂代表着化工行业未来的可行性。建立首家大规模的化学回收工业工厂是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德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和进一步提升德国作为化工行业基地的地位。”MoReTec技术 LYB预计其MoReTec技术将有助于逐步把使用传统化石基材料转向使用循环资源。此外,该技术的催化特性使其能够节约能源并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为未来的投资提供蓝图。LYB从欧盟创新基金获得了4,000万欧元的资助用于该项目。 Vanacker还呼吁加强对欧洲工业的支持。“我们必须制定刺激可持续和循环材料的需求的政策。在对未来进行重大投资时,我们需要一条坚定可靠的路径来确保信心。” 这一呼吁也与Vanacker在今年二月与其他商业领袖一起向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交的《安特卫普宣言》相呼应。 2024-09-24 【节能环保】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新机制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6731亿元,其中审批53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据金贤东介绍,国家发改委认真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调职责,主要开展了3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对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支持有关地方先行先试,今年以来会同有关方面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雄安新区、内蒙古等地绿色发展有关文件。 二是加快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报请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相关政策框架。出台完善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方案,发布55项产品能效等重点领域标准。推进首批35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 三是加力实施新一轮节能降碳行动。报请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实施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6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由“施工图”转变为“实景图”。 金贤东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下一步将重点从4个方面推动工作: 一是制定《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重点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出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推动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应用,修订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启动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碳达峰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支持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创新。 2024-09-23 【节能环保】
-
1.35亿,22万吨!山西省首个综合绿色分拣中心要来了近日,记者从山西转型综改保罗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的全省首个综合型绿色分拣中心即将建成,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够投入运营。山西省首个综合绿色分拣中心,总投资1.35亿 项目总占地约23亩,建筑面积约1.4万㎡,总投资约1.3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废旧金属材料分拣集配、废纸分拣集配、废旧塑料及泡沫分拣集配等节能环保产业链,再生资源省级智能科技应用中心,废旧物资数字化交易市场,智能化设备展厅等。设计年产量约22万吨,年产值约11.57亿元,新增就业人数约30人,预计2024年底投入运营。 “你看,这是8号厂(库)房,我们4月份进场,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旁边是9号厂(库)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再往过是11号厂(库)房,正在进行基坑施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够投入运营。”保罗装备制造产业园副总经理、工程总监刘超波对项目建设进度了然于胸。山西省再生资源集团主导,年底拥有3个绿色分拣中心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要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绿色分拣中心”作为山西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核心组成部分,是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再生资源利用“一张网”中起支撑作用。 山西省再生资源集团作为省供销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龙头企业,根据省内各县域产业优势、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特点,结合区位环境、社会因素、工程建设适宜性、交通影响、用地需求等多重因素考虑,在晋中市榆次区建设“综合型绿色分拣中心”,承接晋中市、阳泉市等城乡的废塑料、废金属(废铝)、废纺等业务板块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大同市广灵县建设“废铝专业型绿色分拣中心”,在晋城城区建设“综合型绿色分拣中心”,以再生资源的应收尽收助力各运营地区打造“无废城市”,促进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到2024年底,山西省再生资源集团拥有三个基地县的绿色分拣中心厂(库)房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各品类分拣产线10余条,分拣生产设备100余台套,各品类物资商品库存1万余吨,全省再生资源“一张网”骨干节点框架初步搭建。 2024-09-20 【节能环保】
-
史太林格助力印度回收商将瓶级 rPET 产能提高2倍印度塑料回收商 Srichakra于 2024 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两条新的 Starlinger PET 瓶到瓶回收生产线。该公司使用的史太林格recoSTAR PET 165 iV+PET瓶到瓶回收生产线已于2021年投入生产,是史太林格在印度安装的第一条瓶到瓶回收线。 新增的两条 recoSTARPET 165 HC iV+ PET 瓶到瓶回收生产线已安装在 Srichakra 位于 Telangana 邦海得拉巴郊区的回收工厂,现有的 Starlinger 生产线(一条采用除臭技术,用于处理消费后聚烯烃,另一条是 PET 瓶到瓶回收生产线)已投入运行。 随着这两条新生产线的加入,Srichakra Polyplast 的 rPET 生产能力提高了两倍,现在达到 42,000 吨。Srichakra Polyplast 董事总经理 PV Ravindra 表示:“由于印度政府实施了生产者责任延伸政策,并要求品牌所有者和生产商在 2025 年前将 30% 的消费后 rPET 纳入饮料瓶中,印度对 rPET 的需求正在上升。” “作为一家端到端回收和废塑料管理公司,我们致力于为塑料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我们与企业合作,帮助他们实现 ERP 目标,并确保市场上有足够的再生材料。我们现有的 Starlinger 系统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这让我们再次选择 Starlinger 技术来实施我们的扩建项目。”Srichakra Polyplast (India) Pvt Ltd 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领先的塑料回收和废物管理公司,总部位于印度海得拉巴。该公司利用消费后塑料生产优质 PET 和聚烯烃薄片和再生颗粒,专门为包装行业提供高品质再生产品。 除了利用回收 PET 制成的薄片和食品级颗粒外,Srichakra Polyplast 还向宝洁、可口可乐、欧莱雅、百事可乐和亿滋国际等客户提供各种颜色的 rHDPE 和 rPP 颗粒。 2024-09-19 【节能环保】
-
CalRecycle提供7000万美元,提升加州饮料容器回收率在7000万美元饮料容器回收创新补助金的资助下,加利福尼亚州正在 30 个县的 250 多个新回收点促进空饮料容器每次投放 (CRV) 的更换。 提供回收创新补助金 CalRecycle刚刚为全州各县的37个动态回收项目(例如逆向自动售货机、移动回收装置和袋子投放点)提供了近7000万美元的饮料回收创新补助金。连锁超市 Save Mart 和 Smart 以及 Final 将在19个县的反向自动售货机上各获得超过 200 万美元的奖金。回收站点的现代化改造也将覆盖对此类服务需求最大的县,包括 Butte、Imperial、Lassen、Mendocino和Merced。“对于回收,这些创新方法将帮助更多的加州人回收用于饮料容器的CRV,并为该州的制造商提供回收材料,”CalRecycle主任Zoe Heller说。 这些新站点将使交换变得像将饮料容器放入机器或通过空饮料容器袋交付一样简单。后续措施 CalRecycle表示,明年将: 1. 增加资金以收集、再利用和回收更多包装,包括: 1.38亿美元的额外创新补助金,用于饮料容器的退货;5000万美元的饮料容器质量基础设施赠款; 为可重复使用的饮料容器回收基础设施提供2500万美元的赠款。 2. 2025年商家(大型商店)的新收集标准:从2025年1月1日起,在没有回收中心的区域销售饮料的大型商店有两种选择: 建立将饮料容器兑换成商店CRV存放的系统,或自行创建或加入非营利性合作社,或与其他商家一起创建或加入非营利性合作社,为客户提供回收饮料容器的方法。每个商户合作社都受益。 从 2025年1月1日开始,销售饮料(CRV)的商家必须在CalRecycle注册。注册以接收即时电子邮件更新,以接收有关即将到来的要求、网络研讨会和资金的通知。来源:再生PET新视界(R-11) 2024-09-18 【节能环保】
-
奇美与工研院合作固碳PC技术 获“2024 R&D 100”大奖奇美实业与工研院合作“烟道气捕CO2制造固碳PC技术”,日前荣获素有研发界奥斯卡奖美誉的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 R&D 100 Awards)肯定,彰显了碳捕捉再利用技术在高性能塑料制造上的创新应用备受国际瞩目,并引领塑化业在循环经济与淨零碳排技术上的发展。采用该技术生产出固碳PC(聚碳酸酯)材料,可使碳排放量降低17%,未来每年可减碳达17.85万吨。 R&D 100 Awards于1963年设立,旨在表彰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科技成果,是科学与创新领域的重要指标,获奖的技术和产品在各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今年是该奖项第62届,吸引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由56位业界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选。“烟道气捕CO2制造固碳PC技术”在机械/材料类别中获得评审青睐。 奇美实业研发副总经理郭铭洲表示,奇美追求2050净零排放目标,长期推动工艺改善、能源转型、循环经济及与供应链共同减碳等行动,勇于采用创新科技达成减碳效益。奇美在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案支持下,携手工研院开发“烟道气捕CO2制造固碳PC技术”,这次获奖是对公司致力环保技术研发的最佳肯定。 这项技术凭借工研院的新型催化剂与反应技术将奇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CO2捕捉下来,再转化为PC产品的中间原料二烷基碳酸酯(DRC),结合奇美卓越的PC制造技术能力,将DRC再合成为碳酸二苯酯(DPC),此时得到的固碳DPC再与双酚A反应,最终得到固碳PC。 在产出固碳PC过程中,相关副产物均可循环使用,产品原料只有烟道气回收的二氧化碳和双酚A,较传统PC产品可使碳排放量降低17%。 为充分实践循环再利用及减少碳排放,奇美近年与供应链携手全面展开对于各种永续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包括机械回收、化学回收、生质与固碳材料等领域,期许成为国际上领先的可持续材料合作伙伴。未来持续秉持Clean & Green的绿色愿景,开发更多具前瞻性的环保材料和技术,增进高性能材料的可持续效益,与世界共同迈向净零碳排。 2024-09-14 【节能环保】
-
投资53亿元!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完成总工程量65%数幢大楼拔地而起,吊塔林立机械轰鸣,工程车辆穿梭其间……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柯桥经开区的在建项目——建信佳人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现场,看到超过300名建筑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目前,项目在建的20多个建筑单体中,已有11个完工结顶,完成总工程量的65%。”在现场,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执行总工程师官军说。建信佳人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 据了解,建信新材料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位于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产业园,新征总用地340亩,利用空地新建车间、仓库、综合楼等建构筑物,总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购置反应釜、离心机、循环泵等设番,形成年产15万吨循环再生聚酯切片(T) PET和7.5万吨耐火材料用改性工程树脂的生产能力,年联产37500吨(T)DMT、37500吨乙二醇。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25063万元,利润123256万元,税收31796万元。 项目由精工控股集团旗下企业浙江建信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已于2022年底开工建设,首期5万吨计划2024年建成并投产,未来5-10年将形成年产30万吨-50万吨再生纤维的生产规模。项目全部建成将成为全球最大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 位于中国浙江绍兴柯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规划鸟瞰图 据了解,该项目由浙江建信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3亿元建设,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全球最大的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公司凭借万吨级化学法循环解聚分离技术,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从分子和原子层级对废弃聚酯进行回收利用,再生出高分子聚酯材料。该项目一期预计将于明年5月份实现试生产,待项目二期建成后,届时公司可年处理废旧纺织品22.5万吨。项目进展 在项目指挥部的展示厅内,由废弃纺织品制成的服饰、杯具、篮球等物品琳琅满目,官军向记者介绍,以废旧涤纶纺织品为初始原料,通过化学法循环的分离、脱色、除杂、提纯等工艺,能够把含有杂质和颜色的涤纶废旧纺织品还原成高纯度DMT,再聚合纺丝成纤维,从而重新制成新的具有高品质、多功能、永久循环性的再生新材料,实现废旧资源再利用的闭环操作。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柯桥经开区在用水用电、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在进出企业的桥梁和道路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就能通车,以后出入就便利多了。”官军说道。原来由于公司所在地块三面环水,陆地接壤的一侧进出口又极为狭窄,为了满足企业投产后的正常运输需求,总投资3100余万元的西二路项目已于今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规划为双向四车道,建成后将解决周边“建信佳人”“新恒环保”“路德环保”3家企业的出入问题,畅通企业运输“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浙江佳人已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30万吨(相当于9.4亿件T恤),累计节省石化原料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8万吨,节约能源标准煤42.75万吨,节约水资源130.5万吨。官军表示,待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营收可达20多亿元,新增就业岗位800个,每年创税收2亿元以上,“全球最大的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底色也将更足。 2024-09-13 【节能环保】
-
河南银金达:进行3.0版本塑料回收科研攻关塑料包装制品回收利用率低、能耗高,一直是困扰全球的共性问题。河南银金达集团,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化学再生和高值化利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将有效破解白色污染难题。化学再生制作rPETG标签 在位于长垣蒲北防腐产业园区的河南银金达集团源宏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将回收的塑料碎片,通过化学工艺产出再生聚酯高分子原料。这些原料将被送往位于卫辉市的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再生产出功能性聚酯薄膜,或进一步被印上定制的图案或文字,用在可口可乐、娃哈哈、蒙牛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上。 2021年,该公司依托由其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成功开发了含30%再生聚酯瓶片的rPETG聚酯原料,为北京冬奥会饮料产品独家赞助商可口可乐公司供应了由rPETG制作的再生标签。 在今年7月公布的《河南省工业领域节能、节水和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目录(2024年版)》中,该公司申报的“废旧聚酯化学再生高值化利用研发与应用技术”,成功通过主管部门的推荐和专家的严格筛选,正式列入目录。向3.0版进行科研攻关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从早起1.0版本的塑料回收的‘瓶对瓶’再生,发展至2.0版本的功能性再生聚酯原料多场景多领域应用,每吨聚酯原料价格要高出30%以上。”河南银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协同中心主任周宏涛介绍说。据统计,2022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销量1800万吨,但回收率不足5%,尤其同级回收率不足1%。如今银金达集团正联合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进行3.0版的塑料回收科研攻关,将产生大量白色污染的塑料薄膜通过化学再生实现高值利用。“目前已研发成功,中试基地正在建设,计划明年全面生产投入市场。”周宏涛说,“之前你看到的废弃塑料包装、农田覆地膜,可能摇身一变成为高端化妆品、豆浆机外壳或者精美的镜片。” 目前银金达与北京化工大学正合作进行再生聚酯制备关键单体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进一步攻克卡脖子技术。投资30亿,开建产业园 今年7月,总投资30亿元的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开建。该产业园由银金达集团牵头,将按照“原料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整合银金达下游产业链,实现塑料包装的高效回收、再生加工、高值利用,形成百亿级再生聚酯产业。该产业园为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15亿元,以建成完善的塑料循环产业体系为目标,规划建设5个产业化项目,两年建成投产;二期总投资15亿元,通过化学循环的方式实现再生利用,生产国内领先、高附加值的化工单体材料,并进行相关产业配套,实现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预计新增产值51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50个。 2024-09-12 【节能环保】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