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家轮胎企业,密炼产能整合完成近日,青岛平度市明村镇的橡胶轮胎产业整合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对轮胎行业橡胶密炼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难题,明村镇的橡胶轮胎企业采取了一项创新举措——共同出资打造橡胶绿色密炼“共享工厂”,以实现资源整合和绿色发展。 2021年,由双星集团和青岛启航联合橡胶科技有限公司(20家橡胶企业合作成立)合资注册青岛星航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全球首家“共享绿色密炼中心”。 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对炼胶工序资源的整合,还实现了对分散企业需求的聚合,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平度市已经完成了12家轮胎企业的密炼产能整合工作,共淘汰了84台(套)低水平的密炼设备。 每年可实现颗粒物减排7.4吨、VOCs减排8.26吨,超额完成了绩效目标,对明村镇高分子产业园橡胶产业集群综合治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助力明村镇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排放,还推动了轮胎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平度市的轮胎工业主要以工业及农业胎为主,尤其是斜交胎的生产占据了重要地位。包括恒达、千震、奥诺、日力、联谊等在内的多家轮胎企业都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些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共享工厂的成立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共享工厂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这有助于提升平度市轮胎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未来,随着共享工厂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平度市的轮胎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一创新模式也将为其他地区的轮胎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整个轮胎行业的绿色发展进程。 2024-10-09 【轮胎】 -
Neste 与 Tepsa 荷兰合作加强欧洲化学回收物流基础设施10月4日,芬兰石化巨头Neste宣布, 与Tepsa荷兰合作加强欧洲化学回收物流基础设施。 Neste 通过与 Tepsa 荷兰合作在荷兰鹿特丹储存和处理液化废塑料,增强了其化学回收能力。此次合作的重点是实施先进的聚合罐,彰显了该公司致力于扩大其液化废塑料加工能力和推进循环经济的承诺。在成功进行工业规模的加工运行后,Neste 正朝着在芬兰波尔沃炼油厂使用大量液化废塑料作为原材料,并将其转化为Neste RE™,这是一种用于生产新塑料和化学品的高质量回收直接原料。 聚合罐将位于鹿特丹港,以优化供应链并简化物流。由于 Neste 通过欧洲各地的各种供应商确保液化废塑料供应,这个中央和主要的物流枢纽为欧洲大陆广阔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无缝连接。最先进的储罐解决方案和周边基础设施将确保液化废塑料的安全可靠储存。储罐的准备和安装经过精心规划,体现了两家公司对安全和卓越的承诺。这些储罐预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与波尔沃液化废塑料产能升级设施的持续建设 Neste 正在推进塑料废物的化学回收,并计划每年处理超过 100 万吨塑料废物。为了处理更多的液化废物进料,我们正在建设每年 15 万吨液化废塑料的升级产能。我们正在使用液化废塑料或液化废橡胶轮胎等原材料,并将其精炼成高质量的直接原料,用于生产新塑料。 2024-10-09 【节能环保】 -
年产30亿轮胎上游项目,签约!9月24日,中柬产业园橡胶生产加工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柬埔寨王国参议院主席洪森亲王特别顾问、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杰克,市委书记蔡锦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共同见证签约。 据了解,2023年10月17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强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见证下,自治区政府与柬埔寨商业部签署了《积极推动共同建设中国—柬埔寨产业园谅解备忘录》。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优先在北海建设中方园区。 橡胶生产加工项目是柬埔寨方首个引入落户中柬产业园的外商投资项目,由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与泰国国家橡胶管理总局、柬埔寨亚洲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泰国京泰橡胶有限公司在中柬产业园北海园区投资进口橡胶加工项目。 按照项目规划,计划引进10家橡胶企业,产品在北海综合保税区(铁山港园区)内进行加工,在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建立保税仓进行产品存储,由泰国国家橡胶管理总局和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负责委托中国和泰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展销售工作。 据估算,该项目每条生产线预计月产2000吨混合橡胶,完成24万吨的混合橡胶年产量,预计年产值30亿元。 2024-10-08 【轮胎】 -
轮胎厂商,签约南方大集团近日,陕西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与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西北橡胶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贺莉莉,广垦橡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福云等,出席活动。 双方就已开展的产能合作交换意见,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同时,在特种胶研发、EUDR产品供应、贸易业务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双方均表示,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据了解,西北橡胶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轮胎、胶管的生产和销售等。 广垦橡胶集团是一家集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初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2024-10-08 【橡胶制品】 -
加州颁布“全面禁塑令”,2026年生效未来在杂货店购物时,“用纸袋还是塑料袋”将不再是加州消费者需要作出的选择。据美联社9月23日报道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日前签署了一项新法,禁止在超市及杂货店使用塑料购物袋,该法案将从2026年开始生效。 据报道,加州其实早在2014年就通过一项有关塑料袋的禁令,禁止超市等消费场所提供薄塑料袋,但允许卖家提供据称可以回收或重复使用的加厚塑料袋。然而,环保人士表示,很少有人回收或重复使用这些塑料袋。加州公共利益研究小组表示,新法出台终于实现了最初的“禁塑令”意图,即全面“禁塑”。 据报道,一名支持新法的州参议员表示,一项研究发现,每人丢弃的塑料购物袋数量从2004年的每年3.6公斤增加到2021年的每年5公斤,这表明不全面的“限塑”根本无法减少塑料袋的随意使用和污染。 一家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也对新法表示支持,认为新禁令“巩固了加州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方面的领先地位”。 另一家环保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包括加州在内的12个州已在全州范围内实施了限制使用某些种类塑料袋的禁令。全美28个州的数百个城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塑料袋禁令。报道还提到,2007年,纽森在担任旧金山市市长时签署了美国第一个塑料袋禁令。 2024-10-08 【节能环保】 -
六大轮胎品牌,入选亚洲500强9月25日,2024年亚洲品牌大会,在香港召开。 会上发布了2024年《亚洲品牌500强》,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级品牌入选。 此次共有6个轮胎品牌入选此次榜单。 分别为普利司通、锦湖轮胎、韩泰、双星轮胎、赛轮轮胎和玲珑。 去年的亚洲品牌500强,也是这6个轮胎品牌上榜。 与汽车、电子、金融等行业相比,轮胎品牌的排名普遍不高。 500强榜单前3名,分别为丰田、国家电网和中国工商银行。 前10位还包括海尔、本田、三星、索尼、中国人寿、三菱金融和华为。 据了解,亚洲品牌大会,由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该组织已经连续19年,对亚洲品牌的影响力进行测评。评价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亚洲领导力。 2024-09-27 【轮胎】 -
中柬产业园橡胶生产加工项目,签约!9月24日,中柬产业园橡胶生产加工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柬埔寨王国参议院主席洪森亲王特别顾问、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杰克,广西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共同见证签约。 2023年10月,在国务院总理李强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见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柬埔寨商业部签署了《积极推动共同建设中国—柬埔寨产业园谅解备忘录》。同年,广西决定优先在北海建设中方园区,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园区筹建,赋予中柬产业园享有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优惠政策,整合中柬双方关联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引进中柬合作标志性项目。 橡胶生产加工项目是柬埔寨方首个引入落户中柬产业园的外商投资项目,由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与泰国国家橡胶管理总局、柬埔寨亚洲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泰国京泰橡胶有限公司在中柬产业园北海园区投资进口橡胶加工项目。 按照项目规划,计划引进10家橡胶企业,产品在北海综合保税区(铁山港园区)内进行加工,在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建立保税仓进行产品存储,由泰国国家橡胶管理总局和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负责委托中国和泰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展销售工作。据估算,该项目每条生产线预计月产2000吨混合橡胶,完成24万吨的混合橡胶年产量,预计年产值30亿元。橡胶加工及橡胶加工品产业是中柬产业园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将充分发挥中柬两国的区位及原料优势,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努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提升北海橡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打造面向东盟、南亚的橡胶加工中心、贸易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 2024-09-27 【轮胎】 -
4.8亿轮胎项目,开工!近日,米其林位于印度钦奈的轮胎工厂扩建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56.367亿卢比(约人民币4.76亿元),主要生产乘用车轮胎,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 新建的生产线将为印度市场生产高档乘用车轮胎,尺寸可达 21 英寸,以满足当地乘用车对高品质轮胎的需求。 2024-09-27 【轮胎】 -
巴西最大PET瓶回收商来了,年回收40亿个PET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投资管理公司循环圈资本(circular Capital)对巴西PET回收进行了一笔投资,这笔投资将把GlobalPET Reciclagem和Green PCR两家瓶到瓶回收商的业务,整合到一家名为Cirklo的新公司。两公司合并巴西最大PET瓶回收商成立 Cirklo表示:GlobalPETrecagem和Green PCR的合并产能将使Cirklo成为巴西最大的独立回收商,每年回收超过40亿个PET瓶。 Cirklo将利用这一合作伙伴关系调动资源,扩大其在巴西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业务,该公司已经在圣保罗州和Paraíba州运营了两家工厂。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从垃圾填埋场转移超过130万吨的塑料垃圾。 Cirklo扩张的部分资金,将来自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7000万美元计划。该计划于2023年启动,得到了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达能、陶氏化学、Mondelēz国际和联合利华等公司的支持。 “我们很自豪能够正式进入巴西——对该地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和重要的市场。通过对Cirklo的投资,Cirklo将成为一家具有非凡增长潜力的稳健公司”,循环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ob Kaplan说。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的第二笔投资 在2022年巴西回收的432.7万吨消费后塑料中,机械回收了110.6万吨,占25.6%,比前一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巴西生产了超过110万吨的消费后塑料(PCR),其中rPET占38%,主要是水和软饮料的瓶子。 卡普兰说:“这项投资标志着我们对拉丁美洲的坚定承诺,旨在通过循环经济促进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进步。除了资本,我们还通过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网络的联系来帮助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扩大规模,确保他们的长期成功。” 这是循环资本在拉丁美洲的第二笔投资,2024年7月循环资本还投资了哥伦比亚柔性塑料回收商Polyrec。 2024-09-27 【节能环保】 -
轮胎子公司合并,实施重大项目!9月24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资子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公告。 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青岛赛轮轮胎有限公司(赛轮董家口),拟吸收合并青岛赛轮新材料有限公司。 合并完成后,赛轮新材料的业务、资产、负债、其他一切权利及义务等,均由赛轮董家口承继。 同时,赛轮董家口,成为“赛轮青岛董家口年产50万吨功能化新材料项目”的实施主体。 该项目拟进行的建设内容、投资金额,没有发生变化。 据了解,2022年,赛轮集团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两个项目。 其中,“青岛董家口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由赛轮董家口实施。 赛轮新材料,实施“董家口50万吨新材料项目”。 2023年11月,两家公司分别获得一宗土地的《不动产权证书》,目前已完成平整。 根据规划,董家口轮胎项目,需占用赛轮新材料项目部分土地。 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项目建设速度,赛轮集团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满足项目需要。 吸收合并后,这两大重点项目,均由赛轮董家口负责运营。 此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更好地发挥项目协同效应。 2024-09-26 【轮胎】 -
玲珑轮胎,荣登亚洲品牌500强!9月25日,亚洲品牌大会在香港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揭晓了2024年《亚洲品牌500强》年度报告,玲珑轮胎以卓越表现入围榜单。 《亚洲品牌500强》以品牌的亚洲影响力为核心评判标准,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斯蒂芬•沃格(Prof. Steve WOOLGAR)领衔的专家团队综合评估得出。评估指标涵盖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以及亚洲领导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衡量了品牌在亚洲市场的综合表现。 本届大会以“可持续领导力:亚洲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崛起”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可持续品牌建设对于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世界经理人集团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创始人、牛津大学丁海森博士指出,可持续品牌建设需将企业的价值观与全球社会和环境责任意识紧密结合,从供应链管理到产品开发,全面融入道德实践,以吸引更多具有生态意识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玲珑多年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公司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持续创新,引领行业进步,更在社会责任方面树立了标杆。从治理结构到日常运营,玲珑深度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色研发和生产,致力于保障员工权益、促进社区和谐,诠释了“责任企业”的内涵。 在产品研发方面,玲珑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绿色环保、高性能的轮胎产品,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环保标准轮胎的需求。特别是2024年重磅推出的新玲珑大师系列、终结者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环保、安全、舒适的出行选择,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79%可持续环保轮胎,在噪音性能和滚阻性能上均达到了业界最高的A等级标准,彰显了玲珑对环保和性能双重标准的追求。 此外,玲珑高度重视员工福祉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规划及关怀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公司全球各生产基地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玲珑此次入围2024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不仅是对其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该公司表示,将持续开发支持环保目标的新产品,不断推动可持续品牌建设,在生态意识日益增强的市场中创造竞争优势,为全球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玲珑力量。 2024-09-26 【轮胎】 -
3.5亿投建意大利最大塑料分拣厂,年处理量10万吨近日,意大利最大的塑料分拣厂已经开始投建,由废物管理公司Iren出资4500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3.5亿),德国分拣机械制造商Stadler设计并建造了年处理10万吨的循环塑料工厂,建成后可自动分拣17种塑料、铝、铁等材料。 Stadler表示,分拣过程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出,将高达80%的输入材料返回回收循环。循环塑料工厂将来料分成三股:大块、中等大小和细粒。 大块物料用Stadler的STT5000弹道分离器的特殊型号进行筛选,以确保更好地分离薄膜,然后在分选室中进一步分选。 该工厂包括一条专门用于细料的生产线,细料经Stadler tromel筛和弹道分离器提取。在这条生产线上,细粒通过磁铁分离器和涡流系统进行处理,以提取所有的铁材料和铝,然后用Stadler tromel屏幕和两个光学分离器进行处理,以回收小的塑料部件,如瓶盖。 中型材料则被分成两条线进行2D和3D分离,每条线都使用Stadler STT5000弹道分离器,而细粒则被发送到其专用线。二维流通过六个光学分离器将薄膜分为PP、PE和生物膜。3D流清除含铁材料,然后用光学分选器将其分为透明PET、蓝色PET、彩色PET、不透明PET和托盘。与此同时,HDPE、PS和PP馏分在第二条线上进行排序。所有来自2D和3D生产线的剩余材料都要经过第二次分选过程,送入光学分选机,以回收剩余的有价值的材料,然后将其送到瓶子回收生产线。 Stadler的高级项目经理Paolo Cravedi表示:“一旦工厂组装完成,我们必须确保它能够处理每小时20吨的高流入物料流,确保生产线有机械能力处理这些流入的物料,而不会出现物料堵塞或工厂停工,并提供数量和纯度都很高的所有出口产品。” 2024-09-26 【节能环保】 -
150亿,轮胎销量大幅增长!近日海关总署披露,8月我国轮胎出口量实现同环比双增长。 数据显示,8月我国橡胶轮胎出口85万吨,同比(下同)增长6.6%,较7月增加2万吨;出口金额约150.46亿元,增长6.6%;出口均价基本持平。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82万吨,增长6.4%;出口金额约为145.42亿元,增长6.7%;出口均价微涨。按条数计算,8月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6186万条,增长13.3%。 1~8月,我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619万吨,增长5.1%;出口金额约1091.86亿元,增长5.6%。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597万吨,增长4.9%;出口金额为1051.65亿元,增长5.6%。按条数计算,1~8月,我国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4.53亿条,增长10.3%。 据分析,乘用车轮胎出口形势明显好于商用车轮胎,同比延续增势,尤其外贸雪地胎订单下半年以来增长明显,对整体出口形成支撑。 2024-09-25 【轮胎】 -
全面升级!新款轮胎登陆中国近日,世界著名越野轮胎品牌百路驰旗下新一代产品——全地形轮胎All-Terrain T/A KO3,正式在中国上市。 米其林大中华及蒙古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表示,近年来,中国硬派越野车市场,持续增长。 从KO2到KO3,米其林始终坚持将百路驰家族最出色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中国。 旨在为中国广大越野爱好者,带来更极致的野外驾驶体验。 据介绍,KO3轮胎,是百路驰系列越野轮胎中,目前功能最全面的产品。 通过加入最新的轮胎技术,较上一代产品KO2,实现了更强大的性能提升。 其全新的胎面设计和升级的橡胶配方,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湿地抓地力和雪地牵引力。 其中,湿地抓地力相比前一代提升10%;抗啃咬能力提升20%。 此外,KO3在外观上也有很大提升,在超过60%的尺寸中,使用白色突起的产品标识。 胎侧上的“Baja Champion”标志,代表着KO3得到了世界顶级越野赛事巴哈1000的冠军。 全新KO3轮胎共推出60个规格,并提供从15英寸到22英寸的各种规格选择。 2024年9月起,这款轮胎已正式在中国发售。 2024-09-25 【轮胎】 -
五大轮胎集团,上榜500强9月20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有5家轮胎制造企业榜上有名。 其中,华勤橡胶集团以602.71亿元的营收,排名207位。 中策橡胶集团的营收为352.52亿元,位列第321位。 双星集团以266.09亿元的营收,排在第393位。 赛轮集团的营收为259.78亿元,位列第401位。 玲珑集团以212.65亿元的营收,排名442位。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轮胎) 今年,500强企业总营收达52.0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6%。 其入围门槛迈上新台阶,达到170.62亿元,同比提升5.12亿元。 榜单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石化、中国宝武、中国中化。这三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达到万亿元级别。 这个榜单,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 2024-09-24 【轮胎】
通知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