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5年6期
P. 32

政策时事




              成本与效益转化为企业经营要素,引导资源合理配                                需求增长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置。这种驱动不仅作用于国内,还通过全球供应链形                           各国将“低碳转型”作为国家战略,塑料循环利用是重
              成“政策-品牌-供应链”正向循环,拉动行业加速发展。                        要一环。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若达成,将以法律
              资源属性重塑行业定位                                        约束推动化学循环需求。这一趋势与光伏、电动汽车
                  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本质变革在于对废塑料资源                         等行业相似,当产业契合全球战略时,市场前景具有
              属性的重新定义,从“垃圾”变为可开采的“固体石油”                         确定性。
              和战略性能源资源。这种属性变革基于资源稀缺性、能                          当下挑战与长期信心
              源安全和国家战略深层逻辑,使行业定位从传统固废处                              当前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置领域,跃升为国家资源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如短期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原料收集体系尚不健
                  从资源稀缺性看,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供                          全、部分地区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公众认知度有待提
              应不确定性日益凸显。全球石油储量分布不均,地缘                           升等。但从底层逻辑出发,这些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
              政治因素影响油价波动,塑料原料依赖原油进口存在                           性问题,而非根本性障碍。
              安全隐患。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相当于在城市中建立                               从技术迭代历史看,任何颠覆性技术商业化都
              “石油替代资源”,据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塑料约6                         需经历过程。化学循环技术正处于成长期初期,随着
              000万t,若全部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可替代超1亿吨                        产能提升和工艺优化,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是必然趋

              原油,减少20%原油进口依赖,这种“资源替代”战略                         势。
              价值重要。                                                 从政策演进规律看,重大政策落地需要时间传
                  大型国央企加速布局印证这一战略判断。中石                          导。当前部分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将随着“双
              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成立专门化学循环研发团队,                           碳”目标深入推进和环保督察常态化逐步改善。政策
              投入巨资建设示范项目,正是基于国家资源战略考                            “滞后效应”意味着机会,提前布局企业将获得先发优
              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资环等大型环境集团加                           势。
              入,废塑料化学循环将逐步纳入国家资源保障体系,                               从市场认知转变看,公众对化学循环这一新兴技
              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术的环保和经济价值尚未广泛认知,但随着成功案例
              全球战略创造长期需求                                        增多和科普宣传深入,认知偏差将逐步纠正。
                  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长期需求增长源于全球绿                              底层逻辑强大之处在于能穿越短期周期,指引长

              色发展趋势,由气候变化、资源危机和国际竞争共同                           期方向。当看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势、经济规律
              驱动。从欧洲“绿色溢价”到全球产业链“低碳转                            决定的价值重构、政策体系形成的双向驱动、资源属
              型”,需求端正从“可选偏好”变为“必守规则”,                           性引发的战略升级以及全球趋势创造的长期需求时,
              为行业提供持续拉力。                                        就会明白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发展不是“能不能”的问
                  欧洲“绿色溢价”是典型例证。在欧盟政策推动                         题,而是“多快”的问题。
              下,再生塑料因政策强制与消费偏好形成价格优势,                               站在当下,或许会为项目审批进度焦虑、为原
              如欧洲再生PET比原生料每吨高200-300欧元,用于食                      料价格波动担忧,但放眼未来十年,这个行业必将迎

              品包装的再生PP、PE比原生料价格高一半以上且供不                         来爆发式增长。正如麦肯锡预测,石化领域到2030年
              应求。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推进,使用再生材料的                          40%以上的利润增长将来自化学循环;科茂化学回收
              产品将获得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需求。                                研究院预测,固废处置领域未来十年50%以上的利润
                  欧洲“绿色标准”正演变为国际贸易壁垒,倒逼                         有望来自化学循环,这是基于底层逻辑的理性判断。
              跨国公司采用再生材料,形成全球性需求网络。当行                               作为行业参与者和建设者,基于底层逻辑的信
              业巨头将再生塑料纳入采购标准,需求传导效应持续                           心,是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强动力。
              放大。                                                                         摘编自“废塑料新观察”


              2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