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5年6期
P. 31
政策时事
废塑料化学循环:
5大底层逻辑锁定,黄金时代已至!
这些年,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一直存在争议。作 山”,循环利用形成的“资源闭环”,使其供应稳定
为深耕这个领域15年的从业者,我们从技术可行性、 性和成本可控性远超原油。
经济合理性、政策导向性,以及资源属性变革和全球 加工过程成本优化潜力大。化学循环与传统石化在
战略趋势等多个维度分析后,清楚地看到这个行业未 原料开采环节差异显著,但液相及气相产物深加工可协
来必然会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些支撑行业发展的底 同整合,整体成本差距不大。化学循环技术进步红利尚未
层逻辑,不仅是我们多年实践的感悟,更是推动行业 完全释放,随着规模化生产推进,“学习曲线效应”显
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 现,产能每提升一倍,单位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行业的黄金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产品端价值优势体现在多重维度。化学循环产出
技术迭代构建核心竞争力 轻质化学品比例更高,且减碳带来的“碳价值”逐步显
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已从早期探索迈向成熟应 现,碳交易完善下每吨产品可获数百元碳收益;欧洲
用。相较于传统物理回收,化学循环技术能将废塑料 “绿色溢价”形成示范效应,再生塑料售价高于原生
还原为基础化工原料,打破物理回收在材料性能上的 料,需求持续增长。
局限,实现塑料废弃物“原级再生”。 因此,化学循环工厂项目投资回报率在固废处理
从技术原理看,废塑料中聚烯烃类物质高氢含量 领域表现突出,甚至超越部分传统石化项目。当经济
(大于14%)是天然优势,这使得废塑料在裂解过程中 逻辑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企业通过商
能产出更多高价值轻质化学品,而原油氢含量通常更 业运作实现盈利时,行业发展便具备可持续的内生动
低,废塑料在原料属性上具备先天优势。 力。
技术成熟度亦体现在产业链贯通上。当下从废塑 政策体系形成双向驱动
料分类收集、预处理,到核心裂解反应及产品精制应 政策层面的双向驱动,即正向鼓励与反向约束,
用的全链条,都分别实现工业化稳定运行。科茂与京 是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球政策导
博推出的闭环项目,正是产业链贯通的有力佐证。这 向正从“可选”转为“必选”,从“软约束”升级为
种全链条能力的形成,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更构 “硬指标”,彰显各国对循环经济的战略共识。
建起行业技术壁垒,为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 欧洲政策演进极具示范价值。自2018年起,欧盟
经济逻辑重构价值链条 以法律指令设定2030年废塑料55%回收率目标,将化
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经济价值正经历根本性重 学循环纳入关键路径,并强制提升包装材料中再生塑
构。传统固废处理中,废塑料焚烧价值约数百元每 料比例,从2025年15%增至2030年30%,配套严格监
吨,经化学循环转化为化学品后价值将倍增,十倍左 管与处罚。
右的价值跃升彻底改变其经济属性。这种重构源于三 中国政策体系也在快速完善。2022年多部门发
个环节的经济优势。 布规划与规范,既以环保督察倒逼行业升级,又通过
原料成本端,废塑料获取成本显著低于原油。原 补贴、优惠等支持项目建设。政策“刚性”不断增强,
油价格长期在3 000~4 000元/吨,而生活垃圾分拣的 从指导性转向约束性表述,推动化学循环成为必选路
废塑料成本仅数百元/吨。随着垃圾分类和回收网络 径。
完善,原料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废塑料作为“城市矿 政策驱动的核心是“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将环境
2025年 第6期 总第570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