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5期
P. 130
橡塑技术与装备
HINA R&P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的 CO 2 量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取决于 TSR 工厂的年 植园时完全采用所有农艺措施,但一般情况并非如此,
限 / 条件、加工规模和干燥系统的效率。 因为出于经济原因,大多数种植者往往不使用化肥和
离心胶乳 (cenex) :最清洁的胶乳加工方式是生 植物保护措施等。虽然这将减少农场运营产生的排放,
产鳞片胶乳,与其他形式的加工 NR 相 比,cenex 的 并有可能减少 NR 的碳足迹,但由于种植园对 CO 2 的
CO 2 排放量最小(每 kg 鳞片胶乳排放 0.089~0.131 吸收量与排放量相比极高,因此这种减少将是微不足
kgCO 2 )(表 7)。这是因为乳胶仍处于液态,干燥时 道的。
不需要燃料或能源。加工 30 t 液态胶的生命周期排放 NR 的负碳足迹与 SR 的高碳足迹(每 t SR 大约
量为 2.67~3.93 t CO 2 。 排放 10~15 t CO 2 )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 NR 成为比
表 8 各种加工橡胶的碳足迹 SR 更受青睐的独特原材料,由于印度 NR 产量不足,
天然橡胶的碳足迹(每公斤干橡胶或 cenex 产
加工橡胶的形式 印度橡胶制品制造业正越来越多地使用 SR。
生的二氧化碳 /kg)
片状橡胶 -14.4~14.9 根据橡胶树的生长速度、种植园的生产力和所遵
TSR -15.0~15.4 循的农业管理方法,不同国家和农业气候地区的 NR
Cenex -15.4~15.6
种植园的 CO 2 总排放量和螯合量很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天然橡胶的碳足迹 :本分析表明,对于 30 t 干橡 然而,种植园螯合的 CO 2 总量始终很高。各国的研究
胶的生命周期产量(20 年的生产率为 1.5 t/ha/ 年 ), 表明,在考虑了枯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的排放量(27
在生产 RSS、TSR 和 cenex 的过程中,种植操作和乳 t CO 2 / ha/ 年)后,氮还原植物的净 CO 2 螯合率介于
胶初加工的总排放量分别为 27.8~41.7、13.3~22.9 和 20~43 t CO 2 / ha/ 年之间。
2.67~3.93 t CO 2 当量。早先使用涡度协方差分析法
进行的研究表明,喀拉拉邦的橡胶种植园平均每年每 3 结论
公顷固定约 25 t CO 2 当量,在种植园 20 年的成熟期 与通常与大型炼油厂相关联的工厂生产的 SR 不
(抽梢期)相当于 500 t CO 2 当量。由于生产 NR 时从 同,NR 是由一些人口最多、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的
大气中清除的 CO 2 远远多于释放到大气中的 CO 2 ,因 数百万小型和边缘种植者生产的。仅在印度就有近
此 NR 的碳足迹是高度负值。虽然加工 RSS、TSR 或
120 万小农户和边缘化的 NR 种植者,其中包括东北
cenex 的生命周期排放量明显不同(表 7),但种植园 部一些在社会和经济上最边缘化的土著人,而 SR 则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螯合的 CO 2 总量远远高于这些排放 由该国的几家大型工业企业生产。天然橡胶在环境和
量,因此,不同形式加工橡胶的碳足迹差异很小(表 社会方面都优于合成橡胶,这使得天然橡胶成为全球
8)。因此,根据生命周期的排放量和碳螯合量估算, 橡胶业更青睐的原材料。NR 和 SR 碳足迹的巨大反差
可以看出 RSS、TSR 和 cenex 的碳足迹相似 :分别 为对 SR 征收庇古碳税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对 SR
为-14.4~14.9、-15.0~-15.4 和-15.4~15.6(表 8)。 征收这种税的收益可以支持小型 NR 种植者,并通过
总之,无论加工橡胶的形式如何,NR 的碳足迹约 促进更多的 NR 消费来帮助橡胶制品制造业抵消其排
为 15 t(表 8)。换句话说,每生产一 tRSS、TSR 或 放,从而创造一个碳强度降低的循环橡胶经济。
cenex,就会螯合约 15 t 的 CO₂ 净排放量。值得注意
的是,这一评估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在种植 NR 种
Natural rubber:a renewable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with negative carbon footprint
Zhang Yu, Compiler
(National Machinery Information Center of Rubber &Plastics,Beijing 10014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natural rubber (NR) as a renewable
5
·80· 第 51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