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5期
P. 101
材料与配方
MATERIALS AND FORMULATIONS
化,50% 定伸应力、100% 定伸应力、200% 定伸应 表 10 试验轮胎高速性能
力、300% 定伸应力数值均略有提高,分别提高 0.04 试验阶段 试验速度 /(km·h ) 行驶时间 /min
-1
TJ1 轮胎 TJ1 试验轮胎
(2.1%)、0.05(1.4%)、0.07(0.8%)0.1(0.7%) 1 0~210 10 10
2 210~240 50 50
但差异均不是很大 ;拉伸强度上升 0.12 个值,变化率
3 250 10 10
为 0.7% ;断裂伸长率降低 2 个值,变化率为 -0.5%。 4 260 10 10
5 270~290 30 30
2.4 成品性能分析 8 300 3 4
轮 胎胎 体 胶 试验 前 后,分 别 生 产试 验 轮 胎后 进 注 :充气压力为 285 kPa,负荷率为 85%。
行测试,测试轮胎规格 195/70R15。胎面原配方生产
(1)轮胎中使用炭黑 NC8515 等量替代 N234,
的轮胎命名为 TJ1,胎面试验配方生产的轮胎命名为
TJ1 试验。 门尼黏度无差别,焦烧时间略有降低,但差别较小,
差值为 0.1min,说明轮胎胶料整体的加工性能基本无
2.4.1 强度性能
差别。
强度性能测试,依据 Q/B A3-2023《子午线轮胎
(2)其他各项性能,定伸应力方面 10% 无变化,
强度试验》 ,测试轮胎的充气压力为 185 kPa,测试
50%、100%、200%、300% 略有提升,分别提高 0.03
的数据,TJ1 和 TJ1 试验第 1~ 第 4 点破坏能,都达到
(2.2%)、0.09(3.9%)、0.15(2.5%)、0.24(2.3%)
标准值,TJ1 第五点破坏能 602.3J、TJ1 试验第五点
但差异较小 ;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无变化 ;断裂伸长
破坏能 604.1J,无明显差异,均超过标准值,TJ1 和
率有降低,变化率为 -9(-1.7%);永久变形无差异 ;
TJ1 试验轮胎强度性能测试,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回弹性提高 1,为 3.3% ;炭黑分散度前后数值一致 ;
2.4.2 耐久性能
密度变化略高为 0.1% ;阿克隆磨耗变化较大,降低
表 9 试验轮胎耐久性能
测试时间 /h 25.2%,说明磨耗性能提升 25.2%,磨耗性能更优。
试验阶段 试验轮胎负荷率 /%
TJ1 轮胎 TJ1 试验轮胎
普通耐久阶段 (36)成品性能方面,强度性能、耐久性能、高
1 85~100 34 34 速性能均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其中耐久性能提升约
低气压耐久阶段
4 100 9.5 9.5 10.6%。
5 120 20.5 20.5
6 120 2 9
参考文献 :
从表 9 可以看出,试验轮胎累计行驶分别为 66 h、 [1] 郑涛,龙飞飞 , 邵红琪 . 硅烷偶联剂并用体系对白炭黑 / 溶聚
丁苯橡胶 / 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J]. 合成橡胶
73 h 后发生损坏,停止试验,损坏部位均为胎侧部位,
工业,2023,46(06):538-544.
提升 7 h,提升率为 10.6%,成品轮胎耐久性能均达 [2] 郑涛,邵红旗 . 改性溶聚丁苯橡胶对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J].
到企业标准要求。 合成橡胶工业,2020,43(05):414-418.
[3] 孙稷,郑涛,张宁,等 . 相同牌号不同厂家炭黑在胎侧配方中
2.4.3 高速性能 的应用 [J]. 弹性体,2021,31(02):52-55.
从表 10 可以看出,轮胎累计行驶 113 min、114 [4] 郑涛,潘超,邵红旗 . 低滚动阻力改性剂 OCST 在胎面胶中的
min 后发生损坏,停止试验,损坏部位均为胎面与胎 应用 [J]. 合成橡胶工业,2021,44(04):300-304.
[5] 潘超,郑涛,龙飞飞 . 不同牌号溶聚丁苯橡胶在轮胎胎面胶配
侧交界的肩下部位,提升率约为 0.9%,成品轮胎高速
方中的应用试验 [J]. 合成橡胶工业,2020,43(04):317-322.
性能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6] 郑涛,邵红琪,吴晓辉,等 . 硅烷偶联剂原位改性白炭黑 / 溶
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J]. 橡胶工
业,2022,69(09):652-658.
3 结论
[7] 刘 玉国, 郑涛 .SUV 轮 胎胎 面胶的 配方 优 化 [J]. 橡 胶工 业,
综上所述 : 2023,70(07):516-521.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kind of high structure carbon black in tires
2
2
1
3
Jiao Qingwei , Liu Hailin , Yang Zuowei , Chen Hailong , Li Haiyan 2
2025 第 51 卷 ·5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