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4年8期
P. 95

测试与分析                                                          孙绪利 等·轮胎垂向刚度实验方法研究





                                 轮胎垂向刚度实验方法研究



                                            孙绪利,颜振,李慧敏,张凯凯,王龙庆
                                      (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229)

                       摘要 : 主要介绍了不同垂向刚度的测试方法的区别,同时分析了轮胎侧倾角、滚动速度及加载频率对轮胎垂向刚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侧倾角的增加,轮胎静态垂向刚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 ;随滚动速度增加,轮胎动态垂向刚度先减小后逐渐增加,且
                     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轮胎动态垂向刚度小于速度为零时的刚度 ;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轮胎动态垂向刚度逐渐增加。
                       关键词 : 轮胎刚度 ;侧倾角 ;滚动速度 ;加载频率
                       中图分类号 : TQ336.1                                 文章编号 : 1009-797X(2024)08-0043-04
                       文献标识码 : B                                       DOI:10.13520/j.cnki.rpte.2024.08.010








                    轮胎作为车辆与路面之间的唯一接触部件,也作                         行,此方法垂向刚度为垂直载荷 - 负载半径(FZ-RL)
                为车辆的减振元件,其滚动特性对车辆的平顺性有很                           曲线的斜率,试验在美国 MTS 六分力试验机上进行,
                大影响。不平路面的激励通过轮胎的传递、过滤,将                           试验设备精度更高。
                振动传递给车身及驾驶员,这一过程中轮胎的垂向刚                           1.1 静态垂向刚度 - 方法一
                度、阻尼起着重要作用。轮胎的动态性能很大程度上                               方法一是在国标 GB/T23663—2020 基础上加以
                决定着车辆的平顺性,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常用轮胎                           改进,在径向载荷作用下,径向力的变化与轮胎径向形
                的静态垂向刚度代替动态垂向刚度,实际上两种刚度                           变量间的比值,测试气压 230 kPa,测试载荷 492 kg。
                大不一样,造成的误差也很大,这样的替代是不合理                           其计算方法如下 :
                的。轮胎常用的静态刚度法是在轮胎不滚动状态下测                               静态垂向刚度 =(径向力 2- 径向力 1)/(径向
                量,测量轮胎下沉量与力的变化,动态刚度法常用轮                           位移 2- 径向位移 1),单位 N/mm ;
                胎跌落法和激振器激振法但这两种方法均是在轮胎不                               径向力 1 :径向力 1=(基准径向力 -250  N),单
                滚动状态下进行       [1~3] ,本文采用的动态刚度法是在六                位为 N ;
                分力测试设备上轮胎滚动状态下进行测试。本文通过                               径向力 2 :径向力 2=(基准径向力 +250  N),单
                选取规格为 205/55R16 的不同胎面胶料的轮胎(A/B/                   位为 N ;
                C 三方案胎面胶料邵氏 A 硬度分别为 67/62/64)对比                       径向位移 1 :径向力 1 所对应的位移量,单位为
                了静态垂向刚度、动态垂向刚度试验方法的差异,并                           mm ;
                分析了轮胎侧倾角、滚动速度及加载频率对轮胎垂向                               径向位移 2 :径向力 2 所对应的位移量,单位为
                刚度的影响。                                            mm ;
                                                                                                              2
                                                                      基准径向力 = 试验中施加径向负荷 ×30%×9.8 m/s ,
                1 静态垂向刚度                                          单位为 N。
                    本文采用两种静态垂向刚度试验方法,两种方法                             图 1 为不同方案轮胎试验过程垂向载荷随径向形
                采用的都是径向力的变化与轮胎径向形变量间的比值,                          变量的变化,由上计算可得三种方案轮胎的静态垂向
                不同的是第一种试验方法是在 GB/T23663—2020 基                    刚度分别为 200.0 N/mm、203.3 N/mm、205.8 N/mm,
                础上加以改进,计算特定径向力与对应径向位移的比
                值,试验设备为汕头浩大的轮胎综合性能试验机,第                              作者简介 :孙绪利(1989-),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二种试验方法采用的垂直载荷输入以线性扫掠形式进                           主要从事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方面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3-01


                      年
                2024     第   50 卷                                                                      ·43·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