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证书查询
首个万吨级秸秆基丁二酸产线落地!清华、MIT联合技术突破
  • 来源:橡塑装备
  • 浏览数:90
  • 发布时间:2025-03-05
  • 分享到:          

秸秆变“绿金”:非粮生物合成破局

  苏州聚维元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麻省理工等高校,首次建成万吨级秸秆基1,4-丁二酸生物合成产线。该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秸秆预处理-纤维糖化-工程菌株合成”全链条工艺,规模化生产1,4-丁二酸——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BS/PBAT)、聚氨酯等战略产品的核心平台原料,打破传统依赖石油或粮食的原料瓶颈,助力“双碳”目标。




三大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

高效原料处理

  采用木质纤维素三素清洁分离技术,实现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高效分离,结合AI优化酶解工艺,纤维糖化率突破90%,成本降低30%以上。模块化预处理系统适配水稻、小麦等多元秸秆,保障原料灵活性。

柔性生物合成

  基于合成生物学构建“可编程细胞工厂”,通过切换菌株与代谢通路,单产线可生产丁二酸、丁二醇、法尼烯等高值分子,覆盖生物材料、精细化学品等多领域需求。

智能规模化生产

  模块化产线设计支持阶梯式扩产,集成IoT与AI技术实时优化发酵参数,确保连续稳定生产,为全球生物合成提供可复制的商业化样板。

环保与商业价值双赢

零碳转型:以秸秆替代石油/粮食原料,年减碳数亿吨;

产业链协同:与下游龙头企业合作,推动秸秆基产品在生物塑料、动物营养等领域的应用;

经济效益:技术覆盖“原料-工艺-多产品”全链条,形成“一源多用”产业生态,降低规模化成本超40%。

未来展望

  聚维元创技术团队表示,该平台将加速非粮生物合成的全球化推广,预计未来3年产能提升至10万吨,推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化产品进程,为合成生物学绿色转型树立标杆。